作家沈洋:用手中之笔,记录白鹤滩电站建设的时代意义

来源: 天眼新闻
2024-06-08 21:12:09

  中新网昆明6月8日电 (钟欣)“山川江河的变化就是岁月的痕迹,人心的冷暖起伏就是时代的变化。而我手中的笔,正好充当了记录时代的光刻机,我愿意为留下这个时代的印迹而努力。”云南作家沈洋8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

  日前,沈洋作品《白鹤滩上白鹤起》斩获首届“秋白中短篇报告文学奖”。

  《白鹤滩上白鹤起》发表于2021年第7期《边疆文学》,分《党旗插在白鹤滩》《水下的老家我们搬到水上去》两个章节。前一个章节主要探寻白鹤滩水电站的成长密码,后一个章节主要写当地移民群众在搬迁过程中的艰苦付出和家国情怀。

  “从酝酿、构思、采访到创作,虽然只有短短2万余字,但我花费半年多时间,唯有认真严谨的态度,才对得起万千水电建设大军和十万移民。”沈洋说。

  《白鹤滩上白鹤起》聚焦金沙江下游白鹤滩电站建设移民这一核心事件,再现了大国工匠和一线施工人员的艰苦奋战。有评论认为,该作品“以文学的笔触报告,以报告的形式科普”,是一篇鲜活生动的报告文学作品。

  “记得2021年3月,火红的木棉花盛开在巧家县的江岸和街头,我游走在金沙江的两岸,目睹了傲然崛起的电站大坝和日渐上涨的江水,穿行在大山腹地发电厂的车间和隧道,去探寻白鹤滩水电站的生成密码 ,去感知建设者们把奇迹写在雄山大水间的时代脉动。”沈洋回忆,在和采访对象的每一次交谈中,他与他们同愁同喜、同起同落。

  “如果我是他们,那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沈洋认为,作家理应责无旁贷肩负起记录时代、为时代立传的责任,为时代发声,主动承担起立誓言、为民生、著文章、画时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时代进步鼓与呼的重要使命。

  沈洋:云南昭通人,也是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在《中国作家》等发表作品百余万字,已出版长篇小说《大救驾》等15部。其中,中篇小说《包裹》被改编为同名电影;长篇小说《万物生》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中篇小说《易地记》获《小说选刊》年度大奖,被改编为电影《安家》。曾获第九届徐迟报告文学奖提名奖、云南文化精品工程奖、“书香昆明”云南十大好书奖等奖项。(完)

  刚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时,在门诊期间,朱敏还会时不时听到病人表达“社区医院么就是方便配配药、看病就该去大医院”的说法。但这些年里,她几乎很少听到这种声音。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欢迎参加国务院台办新闻发布会。”普通话“开篇”后,陈斌华“无缝对接”转换到闽南话:“各位亲爱的台湾乡亲序大(意为长辈)、兄弟姊妹,大家早安、大家好! ”

  当日19点33分,红星新闻记者致电茂名市应急管理局,接线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确有鳄鱼出逃,截至目前暂无人员伤亡,应急管理局正在作出处置,但不便透露更多细节。

  同日,顶端新闻记者联系多名目前在杭州多区居住的市民,上述市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并未关注到杭州近日大规模出现为树木安装不锈钢树盆的情况出现。

  会议提到,九届理事会以来,在俞正声、汪洋会长,孙春兰、尤权执行副会长以及各位副会长的领导下,在常务理事的积极参与支持下,中国统促会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充分发挥了旗帜引领和桥梁纽带作用,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作出积极贡献。

  另一方面,西北暖湿化的另一个源头来自北极升温,与前者的周期性自然变化不同,北极增暖主要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海冰融化,北极的冷空气不断南下,以冷高压的形式,形成了东风,经过西伯利亚地区到达亚洲中东部,把丰富的水汽带到中国西部与东部季风区。它将来自北极和太平洋的多种水汽源从东向西一路带到西北地区。

胡财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