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吸引外资新趋势:在华跨国企业策略变了?

来源: 北青网
2024-05-30 21:38:55

综合型国际中文学习平台《JUZI汉语》App正式发布韩婧格被c视频,

  跨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模式正在发生新的变化。

  商务部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4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602亿元,同比下降27.9%。商务部外资司负责人分析称,2023年1至4月,我国吸引外资4994.6亿元人民币,为历史最高水平,今年同比有所下降,主要是受去年高基数影响。

  5月29日,德勤亚太首席执行官戴惟德(David Hill)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中国在经历了吸引外资的高峰后,出现下降的波动是正常的。另外,数据还是要看全年。2023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339.1亿元,规模仍处历史高位。目前,中国仍然是超过120个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也仍然是跨国企业收入的重要来源,通常在其全球收入中占比20%~30%,而且还是开发基础设施、技术和行业特定创新方案的中心。

  在他看来,全球吸引外资的数据都在下降,导致投资下降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还是过去几年来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刺激政策导致了较高的通胀和利率,因此,随着利率回落,全球投资有望恢复增长。

  外资在华策略改变了吗?

  根据戴惟德的观察,从刚进入中国市场的合资方式到后来的全资控股,再到如今又出现了新一轮的合资高潮,跨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模式正在发生新的变化,“比如在中国本土的公司占一小部分股份的方式来合作”,从而共同开启深耕中国的创新探索。

  在这种变化背后,是中国企业的快速崛起,“过去30多年里,整个市场的竞争格局变了,以前中国企业能力相对弱,但现在有很多都很厉害,所以也需要跨国企业去跟随中国成本、中国方式、中国速度展开营销”。

  在29日由德勤主办的首届跨国企业前瞻峰会上,不少与会的跨国公司高管和行业专家认为,跨国企业应该制定新的行动方案,以提升自身在中国市场的运营水平并保持竞争力。

  戴惟德告诉第一财经,为了降低供应链的风险,的确有不少跨国公司开始采用“中国+”战略,在越南、印度、马来西亚和其他一些地区展开投资。但回归到商业逻辑,不管是外资企业还是中国企业,最终的核心都需要拥有一个好的业务模式,同时在供应链端具备高的效率和风险管控的能力,也就是“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无论是供应链管理还是业务组合,都要去做正确的事,招募并留住优秀的人才。

  近年来,中国企业也开启了大规模“走出去”的浪潮。根据商务部的数据,2023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301.3亿美元,同比增长11.4%。

  “跨国企业在中国的本土化策略,可以为中企出海提供经验借鉴。”戴惟德说,中国企业将来也会成为跨国企业,如何使用本地人才为企业赋能,包括给本地化团队多一些授权,让团队在当地市场更加敏捷,都是在“走出去”过程中要考虑的问题。

  外资看重中国新机遇

  德勤中国首席执行官曾顺福在29日的峰会上表示,中国经济正在经历新一轮周期性复苏,其支撑力量来自于政府持续的政策承诺和推动高质量增长的具体行动。他们观察到跨国企业持续关注并积极寻求在中国市场增长和发展的新动能。

  对于跨国企业而言,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仍然不可替代。戴惟德说,中国具有庞大的消费市场,中产人口数量在未来十年预计将从4亿增加到8亿,这将为世界各地的跨国公司提供一个规模巨大、不容忽视的市场,“只要市场是有吸引力的,钱自然会流过来,即使在当前的环境下,我们仍然看到企业在加码投资中国的供应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数据移动支付,中国具有完备的移动支付基础,就可以做很多国家做不了的事,比如打造数字化生态等等”。

  戴惟德提出,一方面,即使中国吸引外资出现了下降,但仍然保持很大的基础体量,面对在转型中出现的新动能和新机遇,跨国企业在中国获得的盈利也通常会留在中国继续投资,因此动力仍是强劲的。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本身对于外商投资的依赖性在降低,“中国2023年的GDP增量82%是消费带来的”。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分别拉动经济增长4.3、1.5、-0.6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82.5%、28.9%、-11.4%。

  从吸引外资的结构来看,趋势是持续优化的。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今年1~4月,我国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036.9亿元,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引资457.3亿元,占全国引资比重较上年同期分别提升了2.8个和2.7个百分点。部分先进制造领域引资增长较快,比如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引资同比大幅增长126.1%。同期,我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6805家,同比增长19.2%,延续了去年以来新设企业较快增长的态势。通常来说,外商投资从项目签约、注册公司到建成投产存在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外资将随着项目建设进度持续到资。而新设企业数量的增长有一定风向标作用,将对未来到资形成支撑。

  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一季度外资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8.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3%)。美国管理咨询公司科尔尼近期发布2024年外商直接投资信心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未来3年作为跨国投资目的地的吸引力排名从2023年的第7位跃升为第3位。

  施耐德电气执行副总裁、中国及东亚区总裁尹正近日提出,中国已成为集团的全球第二大市场、四大研发基地之一,更是重要的创新源泉以及发展的策源地。仅在2023年,施耐德电气就在中国成立了“数字配电中国研发中心”“中国研究院自动化研发中心”“关键电源创新实验室”“AI创新实验室”等世界级研发机构。今年4月,施耐德电气厦门工业园正式动工,落成后将成为其服务全球中亚市场的重要研发中心、制造中心与供应链基地。2024年施耐德还将在上海落地中国电力实验楼二期项目,进一步加大在华投入、深化本土创新布局。

  今年4月底,欧莱雅全球首家自建智能运营中心正式开业。欧莱雅北亚总裁及中国首席执行官博万尚在5月下旬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欧莱雅看好中国市场的稳步发展,将在中国市场进一步投资。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发布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