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2023年粮食产量13908.2亿斤 再创历史新高

来源: 金融界
2024-06-12 17:55:57

  邓小刚表示,202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多发、重发的自然灾害,农业农村部门全力以赴攻难关、破难题,保持了农业农村发展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势头,“三农”基本盘进一步夯实,为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一,粮食生产再获丰收,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有效克服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灾害影响,2023年粮食产量13908.2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大豆油料扩种成效明显,大豆面积1.57亿亩,连续两年稳定在1.5亿亩以上,产量416.8亿斤、创历史新高。油料作物种植面积迈上2亿亩台阶。生猪产能保持稳定,全年猪肉产量5794万吨、比上年增长4.6%。同时,牛羊禽肉、牛奶、水产品全面增产,蔬菜水果供应充足。

  第二,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各地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努力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超六成的监测对象消除返贫风险,其余均已落实帮扶措施。突出抓好产业就业帮扶,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达到60%,脱贫县培育了一批特色主导产业。全年脱贫劳动力务工总规模达到3396.9万人,超过年度任务目标377.7万人。

  第三,科技和装备支撑 稳步增强,现代农业建设扎实推进。完成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8611万亩,建成高效节水灌溉2462万亩。种业振兴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完成新中国规模最大的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新收集种质资源53万多份,转基因玉米大豆产业化应用试点任务顺利完成。短板农机装备取得突破,320马力无级变速拖拉机、山地玉米播种机等短板机具陆续量产,大型大马力农机、丘陵山区小型农机等部分机具初步实现了“有好农机用”。

  第四,农业绿色发展步伐加快,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化肥农药施用持续减量增效,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农膜处置率分别超过78%、88%、80%。长江十年禁渔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23万多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实现全覆盖,禁捕水域管理秩序总体平稳,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和多样性呈现恢复向好态势。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三品一标”再获新成效,新认证登记绿色、有机和名特优新农产品1.5万个,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7.8%。

  第五,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拓宽。农产品加工业平稳发展,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超过9万家。农村电商蓬勃发展,全年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2.49万亿元。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档升级,新建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00个农业产业强镇,创建100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超过19.7亿亩次、服务小农户9100多万户。在产业带动、就业拉动下,农民收入保持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691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6%。

  刘玉洁在临床实操方面一直不太自信,每次遇到实操的工作,她就会紧张,生怕某个步骤做错。“书上的护理知识在实操时用不上,真正的操作技能还没有掌握。”她知道自己只能在实践中锻炼,把握每一次机会,“护士姐姐们不忙的时候,会教我一些操作,像做心电图、雾化,这些都是这段时间学会的。”

  <strong>不断学习</strong>

  本次启动“全程超前伴随式”家长培训,是北京市教委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完善家长培训体系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系统培训,帮助家长提前树立正确育人观念,丰富家长教育子女的知识,提高家长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形成家校合力育人的良好氛围,家校共同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全程超前伴随式”家长培训将坚持立德树人、合力育人、需求导向、超前培训、全程覆盖。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段特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幼儿)成长规律,建立从入园前到高三年级毕业,覆盖各年级(学段)的家长培训课程体系,对家长进行全员全程家庭教育指导。

  数据显示,目前湖州首批20家市级“未来农场”累计联结农业主体188个、实现增收近6000万元,带动村集体76个、实现增收3千万元,吸纳农村劳动力3479人、实现就业增收超1亿元。(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13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针对近期冷空气过程和节日能源供应相关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在会上表示,冷空气过程一方面将提升采暖用能需求,另一方面如果出现雨雪冰冻天气,会影响到煤炭的生产和运输,影响到电力输送。但是根据往年的经验,春节前后的能源总需求将有所下降,满足因降温增加的采暖需求有可靠的资源保障。即使极端情况下,出现超预期的居民用能需要,我们可以启动压非保民预案,确保民生用能不受影响。可以说,人民群众温暖过冬、祥和过年的能源保障是安全可靠的。

  是长江流域重要的

林如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