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携上海共推古代中国文明展 多件青铜重器亮相

来源: 金羊网
2024-06-22 14:45:48

  中新网宁波12月6日电 (童笑雨 项聪颖)12月5日,“古代中国文明展:礼制·信仰·多元性”特展在浙江宁波举行,国家一级文物西周员方鼎、青铜戈鸮卣等诸多青铜重器亮相。

  据悉,本次展览是宁波博物院15周年特展,由宁波博物院携手上海博物馆共同推出。现场展出文物共计198件/套,以上海博物馆馆藏青铜器为主,兼有良渚文化玉器、商代骨刻辞、战国钱币、以及多件汉代陶器等文物,阐述了史前至两汉时期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性。

  上海博物馆是收藏中国古代青铜器最多的博物馆之一,藏有从二里头文化时期开始的各时期青铜器,其中不乏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铭文和传世青铜器名品,素 有中国青铜器“半壁江山”之称。

  而上海博物馆之所以能收藏那么多中国青铜器,一位宁波人功不可没——他就是上海博物馆老馆长、著名青铜器学者马承源。

  马承源是宁波镇海人,主要从事青铜器、简牍研究和鉴定。多年来经他之手,为国家抢救了大量珍贵文物,仅在香港就收归青铜器、石刻、陶瓷、玉器等流散文物300多件。

  本次展览分“王权国家”“器以藏礼”“字里乾坤”“生死崇拜”四大版块,维度多元,结构完整。现场展出的文物,无论从规模、数量还是展品等级及学术价值上,都堪称重磅。

  如国家一级文物西周员方鼎、秦二世元年为重申度量衡政策而发布的诏书——秦二世诏版,以及纹饰华丽繁复、造型略显可爱的青铜戈鸮卣等都是本次展览的必看展品。

  展厅中一组变形蟠龙纹鼎非常亮眼,五件鼎形制、纹饰相同,尺寸依次递减,实证了周代的“列鼎”制度,即鼎数越多,所用者的身份地位越高。

  除却极高的学术价值,文物的艺术价值也令人瞩目。在展览中,可以看到诸多纹饰精美繁复、制作考究的展品,其中东汉长宜子孙连弧纹镜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审美与技艺。这面铜镜为圆钮,柿蒂形钮座,钮座间有铭文“长宜子孙”四字,更令人称奇的是,它历经近两千年依然光可鉴人。

  另一件东汉鎏金龙纹镜架,通体鎏金,弧形的凹槽用于承托铜镜,镜架与铜镜完美匹配,既实用又美观,充分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此外,本次展览还将“铜镜+镜架”全套一同展出,让观众能够从中窥见古人真实的生活场景。

  据悉,此次展览在宁波博物院举行,将持续至2024年3月3日。(完)

  当我发现整个藏品来源的故事都被戳穿的时候,我回顾了之前的交易记录,我在一张收据上发现了卖家的真实姓名,结果让我毛骨悚然。我把这些发现告诉了一名同事,有个人在用假名字卖东西,有些不对劲的地方。我记得同事对我说:“伊泰,你知道你说的这个名字是大英博物馆负责古希腊和古罗马文物的策展人的名字,对吧。”我清楚地记得这一刻,我的头发都竖起来了,完全处于震惊之中。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正是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和团结,从根本上决定了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一个民族想成功抵抗侵略,先要拥有抵抗的精神与意志;同样的,一个民族要真正实现强大与复兴,也必须拥有无惧打压、无畏困难的自信与自尊。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思政与文化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听说了这个事情,因不在其负责的工作范围,所以没有进行详细了解。其让记者联系党委宣传部办公室“张老师”。

  以“土地财政”为基础,过去十多年中地方政府设立了多种类型的融资平台加杠杆,大规模举债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时间,各类开发区和园区平台、交通运输类融资平台、公用事业类融资平台、土地储备中心、国有资产管理中心等,都成为地方政府隐性负债的抓手。地方政府一般先将储备土地、国有公司股权、规费、国债收入等资产划拨给这些平台,然后再从银行取得贷款或通过发行城投建设债券从债市融资。还有一些城市,尤其是欠发达地区中小城市,因信用不足难以从债市融资,就通过融资租赁、项目融资、信托私募等方式以更高利率从影子银行体系融资。

  据《卫报》介绍,唐宁街方面已经邀请中方参加首届人工智能峰会。峰会为期两天,将于11月1日-2日在位于伦敦西北的布莱奇利公园举行。

  “此次降准靴子落地,有望进一步提振金融市场投资者信心,特别是吸引投资者增加股票权益资产配置,推动金融市场表现持续向好。”他表示。

王俊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