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回笼550亿元!央行再度缩量续作MLF,什么信号?

来源: 扬子晚报
2024-06-17 14:33:05

  6月17日,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开展4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和182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其中7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和MLF中标利率分别维持1.8%、2.5%不变。

  6月还存在2370亿元MLF到期,因此央行在当月实现缩量平价续作MLF,通过MLF净回笼550亿元。这也是央行继3、4月缩量续作后,再度选择缩量续作MLF。

  受访专家认为,从“量”的角度来看,当前流动性合理充裕,银行对央行“补水”需求偏低,央行缩量续作MLF或意在避免资金沉淀空转。从“价”的角度看,当前MLF利率调降受到银行净息差、人民币汇率等因素掣肘。随着银行业规范“手工补息”等影响逐渐减少,央行在下半年实施降准、降息的政策空间也将逐步打开。

  央行再度缩量续作MLF

  对于央行在3月至5月间缩量、等量续作MLF后,在6月选择再度缩量续作MLF,市场专家认为,这更多体现出近段时间流动银行体系流动性保持充裕,央行无需加大中长期流动性供给。

  实际上,央行今年以来3次通过MLF净回笼的资金规模不大,单月回笼资金均低于1000亿元。东方金诚首席 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说,近期MLF操作总体处于缩量或等量续作状态,背后是近期银行信贷投放节奏放缓,银行体系流动性较为充裕,“并不代表政策面释放数量收缩信号”。

  部分专家还认为,偏低的MLF操作力度与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体现央行正在避免货币供给超过需求,引发部分资金沉淀和空转套利行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避免资金沉淀空转”,而近期银行业持续规范“手工补息”正是在限制大型企业“低贷高存”的空转套利机会,将原本用于套利的富余资金腾挪出来。

  随着金融“挤水分”影响在未来逐步减弱,以及5月以来政府债券发行力度加大。市场专家认为,接下来银行对中长期流行性的需求将增加,未来MLF有望转向超额续作。

  “双重约束”下MLF利率维持不变

  今年以来,央行已多次公开发声表示货币政策仍有空间,但前期政策效果还在显现,且现阶段进一步降息面临来自银行净息差、人民币汇率的内外部“双重约束”。因此,6月MLF利率“按兵不动”符合市场专家普遍预期。

  随着银行业规范“手工补息”,原来“虚高”的存款利息会回归正常,相当于是银行存款负债成本的回落,再考虑上存量定期存款到期后重新定价的因素,业内人士指出,此前存款利率下行的效果还将持续显现。

  专家:下半年降准、降息有空间

  MLF利率维持不变,意味着6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报价缺乏调降动力。不过,伴随内外部约束逐步缓解,受访专家一致认为,为进一步提振内需、促进物价温和回升,总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发力的必要性仍在,伴随内外部约束逐步缓解,下半年货币放松节奏或有所加快,降准、降息都具备落地空间。

  观察是否降息的关键在于存贷款基准利率是否调整。王青认为,未来政策性降息幅度会较为有限,优先选择的政策工具组合是MLF操作利率保持不动,通过引导存款利率下调、全面降准等方式,推动LPR报价下行,降低各类贷款、特别是居民房贷利率,缓解实际利率偏高的局面。

  “MLF降息的关键目的之一便是引导LPR下行,一旦LPR‘主动’下行,MLF降息的必要性便也降低了不少。”张旭表示,在银行业规范“手工补息”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缩小存贷款利差后,未来两三个月内降准的概率并不低。后续有可能看到LPR通过加点幅度压缩的方式下行。

  温彬则预计,为了降低融资成本、维持银行净息差稳定,存款利率仍需要进一步下调,最快可能在年中至三季度落地,进而为LPR调降打开空间。

责任编辑:凌辰

  这是一次不为取经的“医疗西游”,他们肩负着新的使命——在当地适龄儿童及青少年中开展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筛查。从2021年9月到2022年7月,他们多次深入革吉县、改则县的高海拔学校和乡镇,累计行进几千公里,完成了4500多名0-18岁儿童及青少年的先心病筛查,为高原先心病孩子点燃“心”希望。

  从申报到批准仅用9天!2022年,杭州余杭西险大塘达标加固工程用地预审创造了自然资源部用地预审时效新纪录。浙江省自然资源厅提前介入、靠前服务,提前协调耕地保护、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布局的矛盾,三级联动、特事特办、容缺审查,让项目比正常审批时限缩短了1个多月。

  阿努廷在9日又表示,原本泰国预计今年会有500万中国游客到访泰国,如今前景更加乐观,估计会有700万到1000万。在疫情前的2019年,中国游客赴泰旅游人数约为1100万人次。

  在八字桥乡后曲村,记者偶遇正在果园里直播带货的主播许玲玲。许玲玲正拿着手机,通过短视频平台介绍家乡的金柑,“11月金柑上市以来,每个月都会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销售200件、近千斤鲜果。”

  <strong>股价持续破发超一周</strong>

  各地也有诸多创新实践。比如,苏州在居家养老中增设夜间照护床位,补齐服务短板;杭州通过大数据评估需求,为老年人提供更精准、更个性化的服务;南昌将专业养老服务企业引入社区,不断完善医养结合功能……在更多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下,居家养老服务圈不断扩大、日渐完善。

詹梅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