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自然指数发布:中国位居榜首保持总体领先地位

来源: 安徽网
2024-06-06 23:25:39

  最新发布的2023年自然指数涵盖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期间的数据,这12个月,中国在份额数值上领先近5000,帮助中国在自然指数中保持总体领先地位,美国则在该指数追踪的卫生科学领域大幅领先。

  化学和物理科学是中国明显占有优势的领域,到2023年已占中国自然指数总份额的85%;其他学科的产出也在快速增加,例如,2022年至2023年,中国在生物科学领域调整后的份额增长15.8%,在自然指数追踪的自然科学四大学科中增长比例最高。

  最新自然指数还显示,2015年至2023年,涉及中国和至少一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自然科学研究论文在数量上增加了132%,这类论文2023年在指数中占中国全部国际合作论文的28%。新加坡是与中国科研合作最多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也是中国在自然指数数据库总体上的第五大科研合作国。

  另一方面,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合作仍很重要,美国、德国和 英国仍是中国最大的科研合作国,来自这些国家的机构和中国的机构形成产出最高的合作关系,包括在生物和卫生科学领域。

  最新《自然》增刊还发布了基于2023年论文份额排名前100的中国机构名单,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名列前十。

  自然指数主编西蒙·贝克(Simon Baker)表示,一年前,中国在自然指数中对自然科学研究的贡献超过了美国,目前似乎没有迹象表明中国科学表现的轨迹已放缓。关键是中国科研下一步的走向,随着中国不断增加对大型科学基础设施的投资,以及增加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中国对高质量研究的贡献将有助于推动多个领域的发现边界。

  但这无法说服批评者。太平洋岛国论坛委派的科学家认为,东电公布的关于福岛水被各种放射性物质污染的数据太少,无法以这种方式评估风险。这就是为什么包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内的太平洋岛国论坛敦促至少推迟核污水排放,以便对后果有更多的确定性。

  “每当党中央作出重大决策部署,我们就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以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汇聚起攻坚克难、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这是党的一条成功经验。”

  因疫情停运近3年的广深港高铁福田至香港西九龙段15日恢复运营。当日,大量旅客分别从粤港两地南下北上,探亲、访友、旅游、出差,热闹非凡。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河南洛阳1月15日电(记者 韩章云)“其宁惟永——北魏洛阳永宁寺特展”15日在洛阳博物馆开展,这是洛阳永宁寺遗址出土文物首次大规模集中展出。

  通过扎实有效地推进共同富裕,江苏民众的生活品质不断提升。社会保障网进一步织密扎牢,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群众医药负担明显降低。2022年,江苏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98万元。“15分钟医保服务圈”覆盖95%以上的乡镇和街道。保障城乡低保对象64.14万人、特困人员20.2万人,发放价格补贴资金3.78亿元、惠及困难群众455万人次。

  澳门多项应节活动也将陆续举行,包括农历春节年宵市场、爆竹烟花燃放活动、电单车大巡游、单车行大运、贺岁足球赛、康体嘉年华、户外音乐会,以及今年首办的文化旅游步行体验活动“新马路任我行”等。六大综合度假休闲企业将举行音乐会和娱乐综艺节目等,旅游业界及民间团体也将举办庆祝活动,与居民及旅客共迎新春佳节。

李佩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