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单“区内直转”业务落地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4-06-13 05:25:50

  中新网成都12月22日电(记者 张浪)22日,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首次实现了“非保税货物”的在库性质转换,该业务也是12月21日海关总署发布《关于优化综合保税区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的公告》(2023年第185号)后,全国首个落地的试点项目。

  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作为青白江铁路港片区的核心区域,近年来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力度、优化高效便捷的物流通关环境,持续提升通关贸易便利化水平。

  为进一步满足区内企业实际需求,打造更优跨境贸易营商环境,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联合成都海关相关职能部门和隶属海关提出了以优化分类监管货物管理、加速分拨流转为目标的改革创新任务。据了解,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的仓储物流企业,其货物严格按照“保税”与“非保”区分管理。区内仓储物流企业打通内外贸需要经过严格的手续转换才可以实现。结合海关总署《关于优化综合保税区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的公告》(2023年第185号)精神,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迅速会同成都海关相关职能部门和隶属海关召开企业座谈会,充分了解企业诉求,并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区内直转”试点业务流程和申报步骤,最终实现了仓储物流企业“非保税货物”的在库性质转换。

  “区内直转”试点改革是在现有区内仓储物流企业“分类监管”等政策红利的叠 加效应下,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通关申报系统和报关模式,通过设置专门“待检区”并向海关提供具备符合监管要求的视频监控,推动企业WMS系统接入海关等具体措施开展实施。改革后,报关环节可以由货主企业自主提前完成,“非保税货物”在企业仓库内部的“待检区”即可完成“非保税状态”到“保税”状态的性质转换,无须实货进出卡口,有效提升了货物通关效率、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区内直转”最终可实现一仓多状态、同一仓内互转等便利化举措,将促进铁路港综保区内物流企业打通内外贸互转,加速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

  据该批试点企业成都佳利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参加这一项目试点后,该业务的报关申报工作量压缩了65%,单笔业务短驳运输成本节省近1/2,一年下来整体成本节约近百万元,真的是省钱又省时。”

  据悉,下一步,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将持续围绕跨境贸易便利化主题,联合成都海关相关职能部门和隶属海关共同深化综保区监管改革,不断提升通关物流服务,在优化全流程监管、支持新业态拓展等方面迈出更大步伐、实现更多突破,助力外贸企业降本增效,进一步优化成都国际铁路港口岸营商环境。(完)

  “家附近的7户老人都是我结对联系,大家都是邻居,相互照顾,做点力所能及的琐事是应该的。”今年71岁的方旦村“6090银发互助联盟”庙前联盟盟长袁锦湖说,自己当了50多年的乡村医生,现在主要为村里的老人提供日常的上门医疗卫生服务。

  私募基金管理人在从业人员管理平台完成注册的全职员工18.30万人,其中取得基金从业资格的员工15.69万人。私募基金管理人结构进一步优化。

  <strong>餐饮企业稳步回暖(消费视窗·身边市场看信心①)</strong>

  在入场环节中,提示中指出,考试当天进入考点时,考生应出示本人有效期内身份证原件、准考证,配合测量体温。有发热(体温≥37.3℃)等可疑症状的,应服从安排在备用考场佩戴N95口罩参加考试。考生自备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的口罩,考试全程规范佩戴口罩(身份核验环节可短暂摘下口罩)。考试过程中,如考生主动报告或被发现有发热等可疑症状的,应配合转移到备用考场参加考试,进入备用考场的考生须佩戴N95口罩。

  在中间剧场制作总监大潘的工作日程本上,多媒体创意剧《那个小孩》本来计划在2022年的6月初与观众见面,但受到春天那轮疫情影响,不能组织演员到场,排练也无法开始,最后还接到了剧场关停的通知,演出只能取消。如何推进这部话剧,成为她2022年的重要功课。面对跨国的线上排练,大潘也在不断调整心态,和伙伴们一起,将困难一一战胜。

  城市的荣耀

王志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