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海南密织15分钟医疗急救圈 畅通争分夺秒的“生命通道”

来源: 第一财经
2024-06-16 04:21:16

  中新网海南万宁1月11日电 题:海南密织15分钟医疗急救圈 畅通争分夺秒的“生命通道”

  记者 张茜翼

  作为近年国内热门的网红旅游城市,海南万宁市正在医疗领域做着一道精准到秒的“算术题”。

  这道“算术题”关乎急救体系。“2023年前,万宁市仅2家医院开展急救工作,共12辆急救车,站点辐射周边院前急救到达现场平均时间25分18秒。车有限、人有限,投入资金有限,要想缩短平均到达时间并非件容易事。”万宁市医共体总医院院长陈松11日告诉记者,如果急救车开进村,可能要消耗更多时间。

  万宁市人民医院发愁的同时,每年冬天也是兴隆红十字医院里医护最“紧张”的时段。“每到冬季,大量北方的‘候鸟’老人来到兴隆,乡镇卫生院没有急救能力,也有很多急救药品不能配备,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就会耽误患者的抢救时机。”兴隆红十字医院院长范平云说。

  如何缩短这急救的“25分18秒”?2023年,海南省将打造“15分钟医疗救治急救圈”纳入为民办实事事项,将通过逐步增配救护车和车载设备,缩短救护时间,提升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保障民众急救医疗需求。

  作为海南首个开展“15分钟医疗救治急救圈”的市县,万宁依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各成员单位救治现场、120救护车实现实时指导,形成区域医共体急诊急救大平台,将“25分18秒”的急救时间缩短至15分钟以内。

  兴隆红十字医院对辖区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发挥重要作用。兴隆120急救站自2023年3月2日成立至2024年1月1日,共出车1004次,其中成功独立为3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溶栓治疗,成为海南基层医院首个独立开展溶栓治疗的单位。

  “兴隆红十字医院胸痛救治单元救援覆盖四个乡镇的常住人群约11万人,另外‘候鸟’人群约5-10万人。”范平云说,当前海南正值旅游旺季,医院的医生们都不再“慌”了,急救站点的设立给了他们足够的底气面对突发急诊情况。

  如今,万宁通过“一中心、五站点”模式打造覆盖全市东西南北中的15分 钟急救圈网络,将现有急救车分布到各站点,改变以往120急救车只能从万宁市人民医院出发奔赴各乡镇的状况,大大地缩短生命救护时间。此外,万宁市还加强对基层医护人员急诊急救能力培训,提升院前救治能力。

  记者11日在万宁市人民医院120急救中心看到,该中心利用5G急救系统信息化平台,共享急诊急救调度信息数据,对病人生命体征、位置信息及现场实施救治图像的实况直播,120急救中心医生远程会诊,指导随车医护人员开展救治。同时,该信息化平台实时追踪救护车到院的时间和路途上的情况。

  “患者‘上车即入院’。救护车上配备监护仪、气道管理设备、呼吸机、除颤仪、心电图机等,可以在车上就对急救患者开展诊断和治疗。比如心跳骤停患者,抢救越快,心脏复跳成功率会大大增加。”陈松说,在现场开展急救的同时,医院后方做好人员、设备及药品等相应准备工作,确保患者到达医院的第一时间得到针对性抢救。

  万宁医疗急救模式“可复制”,目前海南已在三亚市、澄迈县推广建立并初见成效。去年9月,海南集中采购131辆救护车,分配到18个市县和省级医疗机构。

  据海南省卫健委介绍,争取到2025年,海南初步建成与该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政府主导、覆盖城乡、运行高效、服务优质的省、市县、乡镇三级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完)

  孟磊称,自陆股通开通以来,北向资金净流入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开通后至2015年底,由于A股市场波动较大,北向资金也出现大幅波动;2016年初至2017年中:在中国经济企稳反弹的背景下,北向资金呈现稳定的净流入;2017年中至2021年末,MSCI纳入A股推动北向资金呈趋势性流入;2022年初至今,北向资金净流入的节奏曾一度受疫情反复和国际地缘政治风险的扰动,目前已修正至此前的长期趋势。

  企查查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22年12月13日,法定代表人为辛波,注册资本为33亿元,经营范围包括房地产开发经营;住宅室内装饰装修。2022年12月19日,该公司获得房地产开发企业二级资质。股权结构方面,宿迁友茂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持有前者100%股权,上层股东为京东在香港注册的一家公司。

  <strong>吃力不讨好,干着“傻事”却乐在其中</strong>

  除了打捞江面垃圾,宋华坤还有一份重要的工作,就是维护港口船舶的停靠秩序,劝说过往船主不要随意将生活垃圾抛入江中。

  据介绍,自2022年7月以来,重庆遭受严重流域性干旱。由于近期干旱持续发展,重庆境内支流乌江、酉水、綦江流域生态流量保障面临严峻挑战,部分生态流量控制断面多次发生红色预警。

  近日,记者走访了位于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的上海利氪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车间生产密集。联合创始人苏干厅告诉记者,在试验区的帮助下,企业的复工复产速度显著提升,“2023年我们的指标是很明确的,销售额和去年相比可能是几十倍的增加。”

刘芳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