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台企业亮相文博会———传承创新拓展广阔市场

来源: 海外网
2024-06-05 01:10:47

  在近日举办的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来自港澳台地区的艺术设计、数字创意等文化产品精彩亮相,展示港澳台文化特色和创新成果,助力其拓展更广阔市场。

  创新设计贯通古今

  走进文博会主会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创新展的香港创意馆,一组青花瓷艺术品组成的场域特定装置首先映入眼帘,这是由香港新锐艺术家许开娇设计的艺术作品,原作将500多件青花艺术品布置在长达14米的餐桌上,为观众带来琳琅满目的视觉盛宴,此次带到文博会上的是其中一部分作品。“我在设计过程中,将我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生活场景相结合,把冰淇淋、红酒、生日蛋糕等西式元素与小笼包等传统食品一同呈现,带给人们穿越时空的想象空间,也让大家在互动中了解中国历史。”许开娇说。

  “香港馆突出中外文化交融和香港本地特色,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以接轨现代生活的创作表达,形成了具有前沿创新性的特色设计和有现代感的文创产品,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在全球范围内彰显中华文化的魅力。”李安表示,我们希望借助文博会这一重要的国家级文化交流展示平台,让更多香港年轻设计师、艺术家被看到,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对接内地广阔的市场。

  数字创意焕发光彩

  连续19届参展文博会的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在本届文博会上设立澳门创意馆,展览面积约210平方米,对外推广澳门艺文精品及影视作品,展示澳门文化内涵及文创成果。澳门馆还举办了一系列参展单位推介会,解说澳门影视与影像科技服务特色。澳门特区政府部门还介绍了“澳门取景”“澳门元素”资金补助计划等政策支持,以吸引更多影视团队到澳门取景拍摄,促进影视业界及关联行业的发展。

  从展览现场可以看到,澳门创意馆展出的主要是影视科技服务企业,带来视频制作、AI互动照相、舞台设计等专业服务解决方案。濠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曾芝博指着显示屏上呈现的软硬件结合技术应用案例向记者介绍,通过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形成具有创新性的数字艺术和虚拟设计产品,应用在文化展会、数字展馆展览中,让观众可以更加沉浸式地体验高科技的魅力。

  “此前在澳门举办的《光影如炬:再遇达芬奇》艺术特展上,我们获得官方授权,创作了蒙娜丽莎数字人,她可以转动头、眨眼睛,成为展览中的一大亮点,观众可以在互动体验中穿越历史时空,感受数字人文的光影魅力。”曾芝博表示,公司还把数字艺术与旅游服务相结合,为澳门、珠海等地的文旅项目展示和推广提供了更具科技感的服务载体。

  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局长梁惠敏表示,澳门原创影视作品近年来稳步增长,题材多样化,部分作品获得国际奖项。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持续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积极促进影视业界与关联行业互动。这次组织澳门影视业界参展文博会,希望增进与深圳文化产业界的交流,不断拓展产业合作空间,让世界看到更有特色且精彩的中国文化精品。

  民俗文化凝聚乡情

  在文博会文化产业综合A馆,充满复古街景元素及天灯民俗文化的台 湾主题馆人潮涌动,台湾歌手现场演唱经典歌曲。

  “我们不仅组织备受好评的优质文创品牌参展,还引进代表台湾特产的厂商33家,为观众带来色香味俱全的体验。”文博会台湾展团专项经理郑煜钧介绍,首次参展的台湾海峡两岸观光旅游协会还在现场展示了丰富的旅游信息。

  记者在现场看到,台湾主题馆不仅有客家酸柑茶、柚子参、凤梨酥等特产,还邀请知名的台北宁夏夜市商户摆摊,观众可以品尝甘草番石榴、冬瓜柠檬、黑糖珍珠撞奶等特色美食。

  台湾文创产业发展较早,在全球文化创意产业中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台湾绮丽珊瑚公司已连续7年参展文博会,本次带来了精雕细刻的珊瑚工艺摆件,这些工艺品通体以深海红珊瑚为原料,在打捞时保留其附着的原石头底座,通过精细工艺雕刻而成,人物形象神态各异,动植物惟妙惟肖。“绮丽珊瑚品牌创立于1973年,至今产品仍畅销海内外。”台湾绮丽珊瑚公司副总经理吕家华介绍,近年来,公司结合传统雕刻工艺与现代设计,不断求新求变,以适应年轻消费者的审美变化。公司还推出珊瑚裸石等半成品,让消费者可以加入自己的设计想法,定制独一无二的饰品。

  1月26日,“肉丝”(化名)坐上了从合肥到上海的高铁。随身带着的一个24寸行李箱,装得满满当当,这让一家人提前准备了好几天。

  虽重夺亚洲冠军

  在海南,春节假期离岛免税销售同样火爆,假期前五天,全省12家离岛免税店总销售16.85亿元,日均销售额突破3亿元。

  据广铁集团客运部介绍,27日务工流、探亲流、旅游流等高度叠加,京广高铁、京港高铁、南广线、贵广客专、杭深线等直通长大干线及广深港高铁、广深城际、广珠城际等广铁集团管内线路迎来大客流冲击,其中京广高铁的列车开行密度已超2019年同期。

  去年,人社部先后出台了三轮“降缓返补扩提”一系列阶段性、组合式援企稳岗政策举措,加力保市场主体稳就业。全年共释放稳岗红利2713亿元。其中,共减收失业保险费为企业减负纾困1590亿元;共向787万户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497亿元,是上年的2倍,小微企业受益明显。

  根据东营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东营市人口中,0-14岁人口为380498人,占17.35%;15-59岁人口为1365798人,占62.27%;60岁及以上人口为447222人,占20.3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340201人,占15.51%。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增加1.78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7.67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增加5.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增加6.6个百分点。表明东营市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刁佑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