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手表价格越来越高,在收“智商税”吗?

来源: 光明网
2024-06-02 06:33:02

  中新网5月31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吴涛 宋宇晟)“碰一碰,加好友。”目前,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戴上儿童智能手表。不同于前几年,现在儿童手表功能繁琐,娱乐化趋势明显,价格也水涨船高,动辄上千元,甚至超2000元,真有这个必要吗?

  功能越来越多,社交娱乐化明显

  从最初的视频通话和定位,儿童智能手表不断更新换代,一些新款的手表都加入了乘坐公交、运动PK、3D楼层定位、碰一碰加好友、在线支付等服务,还有的加入听音乐功能。

  记者走访调查发现,随着AIGC的发展,有些新款的儿童 智能手表甚至加入了AI绘画功能。

  “碰一碰,加好友。”是儿童智能手表一个“卖点”,如果你没有手表,那可能就加不了“好友”,儿童手表还成了一个社交工具以及社交门槛。除了一些儿童手表带有自研的社交软件外,记者还注意到,市面上还有一些儿童手表使用第三方社交工具,例如QQ、微信等,社交娱乐化明显。

  这些功能真的都能用上吗?有孩子家长对中新财经记者表示,“孩子上小学,学校不让带电子产品,也就是周末出去玩的时候戴,方便定位和打电话。”

  也有家长认为这是在收“智商税”,“儿童手表核心功能是视频通话和定位,我直接10块钱买一个‘iTag防丢器’让孩子带着,也能随时定位。”

  价格越来越高,堪比手机

  随着市场的发展,儿童智能手表价格也水涨船高。目前5G千元机已经几乎普及,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儿童手表也不便宜,甚至比5G手机还贵。

  小天才儿童智能手表某线下店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卖得比较好的是一款定价999元的产品,但也有贵的,售价超过2000元。记者在一些电商平台搜索,1000多元的儿童智能手表比比皆是。

  记者注意到,虽然价格大幅提升,但儿童手表在硬件和功能上,几乎都是“挤牙膏”式更新,除了定位、视频电话等,并没有核心新功能增加,相反,很多都开始在“娱乐”方面下功夫,例如设计成能像柯南“麻醉手表”那样翻转起来玩弄。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刘权认为,虽然儿童智能手表手机化趋势目前存在较大争议,但从技术发展势头看,儿童智能手表手机化将是必然趋势。

  真能监控内容,还是徒有虚名 ?

  这一类儿童智能手表号称家长可实时监控儿童聊天内容,并对“不适宜”内容做了屏蔽。

  最近,不少家长发现,被判定为“不适宜”的内容,无法通过儿童智能手表软件发送。“儿童电话手表专治父母脾气”也成为社交媒体上网友讨论的热门话题。

  不少网友觉得此举有些好笑:“天才手表驯化当代家长”;也有网友觉得这样的功能“很好”,“真的能保护小孩子”。

  不过当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试验哪些句子是“不适宜内容”时,却有人发现,这似乎只是“虚假地识别”。

  有家长反映,当家长通过小天才儿童智能手表给孩子发送“我是你妈”“打断你的腿”时,确实会被提示“含有不适宜内容”,并在聊天界面中显示红色叹号,即未发送成功。

  但当家长查看孩子的小天才儿童智能手表时却发现,聊天界面中仍收到了上述句子。

  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安全风险需警惕

  中国产业研究院2023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儿童智能手表的市场普及率约为30%,基本上3个孩子当中就有1个孩子有智能手表,儿童手表在城市儿童的市场普及率至少过半。

  这么大的市场规模,一些问题就需要警惕。有家长就指出儿童智能手表“槽点”:买儿童手表初衷是方便定位,但加入社交功能后,孩子随时通过聊天工具把定位发给别人,这会不会泄露孩子隐私?

  某品牌儿童手表经理对中新财经表示,手表内上架的所有应用均经过人工安全审核,没有第三方恶意程序的安装风险,不用担心儿童信息被窃取等安全隐私问题。

  上述小天才店铺工作人员也对中新财经表示,“即便是孩子之间的社交聊天内容,家长也能在后台远程看到,可随时查看,保证安全性。”(完)

  <strong>鼓励合理住房消费</strong>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27/1193771480.jpg" alt="" />

  春节假期接近尾声,小琪(化名)乘高铁从老家无锡回到上海工作。她将妈妈做的许多菜都打包带了回来,“家里做菜做得多,还经常去馆子,很多菜来不及吃,就打包我爱吃的回来了。”小琪说,这样刚回上海的几天都可以不用做饭,“比如妈妈把煮的芋头都冷冻打包好了,每一包配了桂花白糖,带回来直接下锅煮就可以吃。还有妈妈已经处理好的海蜇头,我自己清洗下、再加调味料就可以吃。还有干锅牛蛙,妈妈嫌辣,我却爱吃,就也打包回来了。”

  浏阳市烟花爆竹总会副会长王贤凤说,消费者从“听响动”变为“看表演”,花炮产业正在被重新定义。“烟花+艺术”“烟花+文旅”符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市场的想象空间是巨大的。

  记者注意到,自2021年起,该饭店在多个生活类平台的评论区中,有多位游客评论称被当地出租车司机拉去用餐后发现被宰,其中还有游客质疑饭店联合司机宰游客,称“看到老板手机,每桌客人都有写带客人过来的自己车牌号码”。

  春节期间,不少中国游客来到长滩、保和等菲律宾旅游目的地度假,当地酒店和餐馆重现疫情前爆满的景象。菲律宾旅游部长克里斯蒂娜·弗拉斯科表示,中国游客到来是新年好兆头,将极大帮助菲律宾旅游业恢复,“感谢中国将菲律宾列为首批恢复出境团队旅游目的地之一,菲律宾将以开放姿态欢迎中国朋友”。

阮伦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