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专家杭州解析:“苏轼到底长什么样?”

来源: 青瞳视角
2024-05-30 11:15:18

  中新网杭州5月28日电 (张斌 胡楠)苏东坡到底长什么样?在后世人眼中,这个问题有不同解读。今年4月以来,浙江图书馆推出“意象东坡——浙江图书馆藏苏东坡文献展”,引发观展热潮。

  近日,在浙江杭州,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朱万章做客浙江图书馆文澜讲坛,带来主题讲座“苏轼肖像的形塑与传播”,和读者一起重识这位“千古风流人物”。

  朱万章集中梳理、展示了100多幅图片,介绍苏轼存世图像的变迁,解读不同时期、不同画家绘制的不同形象的苏东坡,从而更深理解图像背后映射的苏轼人文世界在同代乃至后代被接受程度、影响力的演变史。

  这些苏轼画像,是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浙江图书馆、湖南博物院等地的馆藏。画像作者有的是大家熟知的名家,比如元代画家赵孟頫,有的是名不见经传的画家,甚至还有无名氏。

  朱万章介绍说,这些东坡画像有独立整身像、独立半身像、木刻(版刻)像,以及在宋元画迹基础上进行传移模写的苏轼像拓片、在《西园雅集图》《东坡笠屐图》《东坡退朝图》《赤壁图》《眉山翰墨图》等故事画中的苏东坡小像等。

  “根据画者所处的朝代,与东坡关系的远近,并与相关文献记载互相印证,可以判断,有些画像更接近东坡真容,有的则主要是画者自己的主观想象和自我投射,是一种艺术创作。”朱万章说。

  根据朱万章的研究,苏轼的基本面貌特征大约是脸颊清癯,右颊有几颗黑痣,胡须稀疏、中等身高,爱戴东坡巾(东坡帽)。

  朱万章提到,相比较历代文人,苏东坡也许是传世画像最多者,仅手绘的画像就有100多种——为何东坡有如此多的画像传下来?他认为,这背后有两个主要原因。

  首先,苏东坡在文学、书画等方面的杰出造诣影响后世深远,成为后世文人推崇的对象。北宋后的历朝历代,均有艺术家为苏东坡立像,元明清以来更是层出不穷。

  其次,基于对苏东坡及其文学、艺术的推崇,不光在中国,甚至在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都有为苏轼祝寿的习 俗,“寿苏会”也成为苏东坡画像生成的重要途径之一。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抛开东坡具体长相的具体细节,东坡留给人们最动人的,始终是那种洒脱自由、不凝于物的飘逸诗意身影。

  “每个人心中的东坡形象,往往是自己理解的东坡。我想大家都有自己的答案。”朱万章说。(完)

  在随后的节目中,美国新生代创作歌手JVKE、韩国偶像组合防弹少年团(BTS)成员J-Hope、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风靡全球的英国乐团杜兰杜兰(Duran Duran)等掀起多番高潮。

  记者注意到,杨新平手上有多处烫伤的痕迹,大拇指似乎更宽大,面对疑问,他坦言:“没有一点工匠精神,哪能学精一门技艺?”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围炉煮茶的确可以与茶文化结合起来,塑造新的消费场景,更好地弘扬茶文化。不过,目前这一形式仍需进一步完善。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保定1月1日电 (吕子豪 徐巧明)1日,包含门神类、吉庆类、风情类、戏出类、符像类、杂画类共六大类100余幅传统年画在河北省保定市新莲池书院展出,其中,部分采用“数字微喷技术”仿真复制的古代年画“艺术重现”,引起参观者浓厚兴趣。

  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攀登新高度!新的一年,人民群众以新年登高为起点,自信自强、踔厉奋发,朝着向往的美好生活不断前行!(完)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01/77/5139008694637071069.jpg" alt="" />

黄慧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