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文媒体解锁浙江老街里的“潮”玩法

来源: 百度新闻搜索
2024-06-20 08:03:50

  中新网杭州6月19日电 (曹丹)“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上个月,我创作的《燃烧的向日葵》《情深东西》两件熔铜雕塑作品在法国巴黎展出,通过艺术展览的形式推动两国文化交流。”18日,国家级非遗铜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朱炳仁在浙江杭州的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内向大家介绍。

  当日,“2024海外华文媒体杭州行”采访活动走进杭州清河坊历史街区,在南宋都城临安城遗址的中心位置,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世今生,解锁传统文化“国际范”新玩法。

  一座清河坊,半部杭州史。杭州清河坊历史街区是杭州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名街之一。街区内现有铜雕技艺、胡庆余堂中药文化、张小泉剪刀锻制技艺等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3项,“中华老字号”企业30余家,杭州文保和历保建筑40余处。

  作为中华老字号“朱府铜艺”第四代传人,朱炳仁在传承铜雕技艺的同时,发明了叠镶铜建筑工艺,提升了铜建筑的承重力;独创了熔铜艺术,用自然流淌的熔铜创作出一件件不可复制的艺术品。

  “这件《燃烧的向日葵》作品是通过熔铜艺术手法对梵高代表作《向日葵》进行大胆创新,立体的作品让向日葵更具鲜活的生命力。”朱炳仁介绍,熔铜艺术是将铜倒入坩埚熔化,在 上千摄氏度的熔炼下变成液体,加入一定介质后,制成熔铜作品。

  “熔铜作品不仅能与中国名画《千里江山图》相结合,也能将中国非遗技艺与西方经典油画作品相‘融合’,创作出中西文化交融下的作品,非常震撼。”加拿大天时传媒副主任周天浩一边用手机拍摄一边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潮”不仅体现在作品,还“潮”在愿意走近年轻人,玩出营销新花样。

  “我们借助‘旅游+’方式,推出‘跟着朱炳仁游杭州’文旅路线,带着大家走进朱炳仁先生铸造的雷峰塔、杭州国家版本馆、杭州德寿宫中的铜建筑和铜工程,将艺术作品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让传统技艺被更多人年轻人看见。”杭州朱炳仁铜艺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铜雕技艺开设旅游路线、胡庆余堂将人参冲进咖啡、方回春堂取首乌藤制入香薰蜡烛……如今,街区内越来越多中华老字号打破“次元壁”,跨界打造年轻人青睐的“潮”品牌。

  “街区内的很多年轻元素激活了老街的传统文化,让老街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吸引海内外游客反复前往。”意大利《欧华时报》社长吴敏希望,借助海外华文媒体平台,让越来越多具有“国际范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世界看见。

  据悉,2024海外华文媒体杭州行采访活动于6月18日至21日举行,20多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将赴杭州上城区、余杭区、富阳区进行集体采风活动。活动由杭州市委统战部(侨办)、杭州市侨联主办。(完)

 <strong> 最为关注中国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strong>

  <strong>央视网消息:</strong>随着新冠感染人数的增加,全国多地迎来重症救治高峰。而收治重症患者的ICU病房,可以说是拯救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接下来,我们到江苏扬州一家医院的ICU,探访那里的情况。

  根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不同种属的鱼存在生殖隔离,杂交后代难以存活或不可育。中国科学家用跨越几十年的努力,打破了教科书上的这一“铁律”,在世界上树立起“远缘杂交可育”的崭新观点。

  他说,自己躺在病床上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从前想要的太多了。“但生命快要到尽头时才明白最后可能什么都没有了。所以不如一开始就减少欲望,心里过得舒服一点,人就变得富有了。”

  据悉,截至目前,“义新欧”中欧班列的运输货品由最初的浙江省内货源占比20%上升至64%,其中义乌市场货源占比近45%;运输的商品种类丰富至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配件、机械设备、手机等高货值产品,运输种类数目已上万;茶叶、玩具、光伏产品等客户定制版班列数逐年增多。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任爱光当日表示,截至目前,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企业数量接近4000家。本次大赛启动以来,社会各界踊跃参与,报名人数达16300余人,其中,行业赋能专题赛即有近7000名选手组成的5100多支队伍展开比拼。

林佳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