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证券保荐一彬科技IPO项目质量评级B级 上市首年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双降 承销保荐佣金率较高

来源: 学习网
2024-06-02 06:14:29

  (一)公司基本情况

  全称:宁波一彬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代码:001278.SZ

  IPO申报日期:2021年12月28日

  上市日期:2023年3月8日

  上市板块:深证主板

  所属行业:汽车制造业(证监会行业2012年版)

  IPO保荐机构:民生证券

  保荐代表人:梁力、孙闽

  IPO承销商: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IPO律师: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

  IPO审计机构: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二)执业评价情况

  (1)信披情况

  保荐机构、发行人律师被要求核查并披露认定不存在同业竞争关系时,是否已经审慎核查并完整地披露发行人实际控制人及其近亲属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全部关联企业;被要求披露关联交易的交易内容、交易金额、交易背景以及相关交易与发行人主营业务之间的关系;被要求披露报告期内销售渠道、主要客户及供应商的重叠情况;被要求在招股说明书中详细披露所有引用数据的具体来源,并要求保荐机构核查引用数据及其来源的权威性;被要求区分产品类型并分别披露成本明细和单位成本情况,分析各类产品成本结构变动原因及合理性。

  (2)监管处罚情况:不扣分

  报告期内,发行人及其子公司共受到2项行政处罚。

  (3)舆论监督:不扣分

  (4)上市周期

  2023年度已上市A股企业从申报到上市的平均天数为487.83天,一彬科技的上市周期是435天,低于整体均值。

  (5)是否多次申报:不属于,不扣分

  (6)发行费用及发行费用率

  一彬科技的承销及保荐费用为3773.58万元,承销保荐佣金率为7.18%,高于整体平均数6.35%,低于保荐人民生证券2023年度IPO承销项目平均佣金率7.97%。

  (7)上市首日表现

  上市首日股价较发行价格涨幅44.0 0%。

  (8)上市三个月表现

  上市三个月股价较发行价格涨幅32.12%。

  (9)发行市盈率

  一彬科技的发行市盈率为22.98倍,行业均数27.33倍,公司低于行业均值15.92%。

  (10)实际募资比例

  预计募资5.26亿元,实际募资5.26亿元,预计募资金额与实际募资金额持平。

  (11)上市后短期业绩表现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较上一年度同比增长11.31%,归母净利润较上一年度同比降低7.43%,扣非归母净利润较上一年度同比降低15.91%。

  (12)弃购比例与包销比例

  弃购率0.39%。

  (三)总得分情况

  一彬科技IPO项目总得分为82分,分类B级。影响一彬科技评分的负面因素是:公司信披质量有待提高,上市周期较长,发行费用率较高,发行市盈率较高,上市后第一个会计年度公司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下滑。这综合表明,公司短期内盈利能力有待提高,信披质量有待提高,建议投资者关注其业绩表现背后的真实性。

责任编辑:公司观察

  虽然对于很多急于找一个稳定工作的毕业生来说,国企尤其是少数垄断性国企给与国企子弟享受就业优惠令人气愤,但也有声音称,之所以对职工子女出台一些优惠政策,一来为了稳定在职的老职工,让他们感觉企业还在想着他们,对他们有所关照,算是一种感情上的慰藉和文化上的融合;二来也是基于现实考虑,职工子女由于成长中的耳濡目染,对企业的历史、文化比较了解,入职后上手更快,而且他们回到家乡后工作也会比较稳定,不会轻易跳槽。

  会见中基辛格表示:“我此访是作为中国的朋友而来。”几十年来,基辛格为中美关系发展做出重要积极贡献,中方多次亲切称其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但基辛格本人就访华身份、立场进行强调,此前非常少见。

  刁大明则指出,“中美互动的历史经验其实告诉了我们正确的中美相处之道,那就是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的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这一基本准则。”他表示,在恢复并保持沟通的同时,美方也必须停止对中国的打压遏制,切实落实拜登总统此前作出的承诺,这样才能有效推进后续的切实合作,从而确保中美关系进入稳定发展的态势。

  唐双宁酷爱书法、诗歌等文艺创作,将自己的书法称为“飞狂草书”,还以“霜凝”为笔名加入了一些文艺团体。不论是在职时还是退休后,他经常参加相关社会活动,其作品曾在多家著名美术馆、画院、博物馆办展览,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擅长诗歌、书法,略通金融。”

  二要深化“五大宣传”宣传好,加强主责宣传、阵地宣传、媒体宣传、网络宣传、对外宣传,运用多种手段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优化外部环境,汇聚国家安全法治正能量。

  7月17日,2023年中国经济半年报出炉。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9303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怎么看待这个核心数据?除此之外,这份经济“半年报”里,我们还能观察到怎样的变化和特点,趋势与信号?更为重要的是,稳经济、促发展,下半年我们又还需要从哪些方面继续发力?《新闻1+1》连线宏观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共同关注:中国经济“半年报”,趋势与信号!

王轩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