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三局,赶上老大了!中建壹品目标是能够做到上千亿

来源: 36氪
2024-06-02 07:23:14

  拾遗地  文/十一弟

  刚过去的五月份,销售排名前二十的开发商里,杀进了一个新面孔——

  中建壹品。

  到上个月,它的销售额将近181亿,恰好站在了前二十强房企门槛上。

  中建壹品是大央企中建三局旗下的房地产业务平台。

  在中建集团体系内,除了巨无霸中海地产,它旗下上十个局公司,也都独立出来了房地产业务平台。

  其中,中建一局设立了中建智地,中建二局设立了中建玖合,中建三局设立了中建壹品,中建五局设立了中建信和,中建八局设立了中建东孚。

  还有中建四局、六局、七局,以及中建方程,纷纷拉开架势,大干快上地搞起了房地产。

  中建集团旗下的八个局公司,被称之为“中建八子”。

  中建八局的排名最末,但在中建体系内,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营收体量,都是当之无愧的老大。

  去年,中建八局的资产总额达到了3269亿,营收规模超过了5012亿。

  其他七个局公司,唯一能跟中建八局掰掰手腕的,只有中建三局。

  去年,中建三局的资产总额达到了3209亿,营收规模超过了4352亿。

  这两家局公司,资产总额已经大致相当,营收体量相差了不到700亿。

  而中建八局、中建三局以外,其他六家局公司,没有一家企业的资产或营收,迈过了两千亿。

  作为中建体系内的老大,中建八局旗下的房地产业务,高举高打,也做到了最大。

  去年,中建东孚的销售额超过了526亿,在百强房企榜单上,跻身第三十二位。

  排在它后面的是中建壹品(三局)、中建智地(一局)、中建玖合(二局)、中建信和(五局)。

  其中,中建壹品在去年卖了519亿,行业排名第三十四位,已经与中建东孚旗鼓相当了。

  另外,中建智地卖了275亿,中建玖合卖了258亿,中建信和卖了153亿,差距不小。

  到了今年,中建八局与中建三局的销售规模、行业排名,开始扭转了。

  今年前五个月,中建壹品卖了将近181亿,行业排名前二十。

  中建东孚的销售额,跌至不到130亿。

  在年初,中建壹品就作了定调,今年将会进行大举扩张。

  2024年工作会议上,中建壹品一把手徐超,提出了五个要求。

  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行业排名——

  “提高区域站位,全力冲刺全国房企20强。”

  在销售规模上,中建壹品的目标是能够做到上千亿。

  对照百强房企在去年的销售业绩,上千亿的销售额,就能牢牢地锁定行业前二十的排位了。

  中建壹品在去年的销售额,才刚刚迈过五百亿门槛。

  按照它的千亿目标,销售规模还需要翻一番。

  从前,很多民营开发商想要挤进千亿阵营,得拼尽全力地加杠杆、高周转。

  如今,中建这样的央企巨无霸一下场,属于降维打击,哪怕是千亿目标,立马触手可及了。

  为了规模扩张,中建壹品已经开始大把砸钱储备弹药了。

  今年前五个月,百强房企榜单上,拿地金额最大的开发商,就是中建壹品。

  它已经花了213亿用于拿地,行业排名第一。

  建发、绿城、滨江、华润、中海、招商、保利等一众开发商,都被甩在身后。

  中建壹品的拿地开支,甚至比销售额还多了32亿。

  年初的工作会议上,中建壹品专门对拿地作了部署——

  “抢抓战略布局,全面提升投拓规模与效益。”

  “优选核心城市,深耕重点区域,守土有责,全面收集项目信息,因地制宜,寻找适合本区域的拿地模式。”

  “要提高市场首位度,投资拓展要有更大突破,聚焦多元拿地,城市更新、保障房领域要有更大作为。”

  有了这样的拿地基调,接下来就是敞开了当地主、大把花钱了。

  十一弟查了下,今年以来,中建壹品就在北京、深圳、上海拍下了四块地。

  最便宜的一块地,也需要22个多亿;最贵的一块地,则接近52亿。

  在一线城市,两百多亿的拿地开支,也就够它拍几块地,很快就花出去了。

  中建三局的总部设在湖北武汉,原本中建壹品的地产业务,也集中在湖北省内。

  它想要做大规模,就只能选择全国化布局扩张。

  在北京、上海、深圳几个大城市,单个地块项目动辄几十亿、上百亿,快进快出地高周转,规模很快就滚大了。

  到上个月,中建壹品将近181亿销售额里,位于上海的浦江之星项目,据说开盘当天就卖了49亿。

  按照中建壹品的计划,到明年,在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华中地区、西南地区五个城市群,销售规模都将做到上百亿。

  尤其是在以北京为核心城市的北方分公司,中建壹品的销售目标是冲刺三百亿。

  去年,中建壹品在北京卖了将近两百亿,市场排名第七。

  如果它的销售额能站上三百亿,那么在北京楼市的位置排名,就能跻身前五了,跟中海、华润、招商、保利处在同一梯队。

  十一弟查了下,到上个月,中建东孚的拿地金额,只有27亿,几乎是中建壹品的零头。

  今年,中建壹品继续开足马力,几百亿土地款砸下去,销售规模再翻一番。

  等到这些地块项目转化成营收,中建三局与中建八局之间,不到700亿的收入差距,可能很快就能抹平了。

  中建壹品定下的目标里,除了“全国20强”,还喊出了一个口号——

  “中建一流”。

  在中建体系内,八局长年霸占的老大位置,现在坐得也不那么稳当了。

责任编辑:张恒星

  在他看来,索道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救援问题是一个需要充分考虑和论证的问题。“前期论证非常关键”,他说,“如果验收时救援和安全措施不到位,是无法运行的。”

  “在党组会讨论时,我只汇报说由原来的施工方双鹤公司的人承揽这个工程,参会领导误以为还是由双鹤公司来承接这个新的工程。”李某说,“但实际上,虽然施工的人没有变,但这个人的身份变了,从原来一个国有企业的项目经理,变成了一个私企老板。”

  界面新闻对比中国疾控中心公布全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数据,从整体数据上来看,相较于去年12月22日高峰694万相比,我国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呈下降趋势,且处于低谷。

  “中国外交部长呼吁与菲律宾建立‘健康、稳定’的关系。”22日,应邀对菲律宾进行正式访问的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与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和外长马纳罗分别举行会面。秦刚表示:“在动荡不安的地区局势中,一个健康稳定的中菲关系不仅符合我们两国人民的愿望,也符合地区国家的共同愿望。”这是秦刚就任外长以来首次访问菲律宾。此次访问恰逢菲律宾与美国举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联合军演之际。22日,美国和菲律宾还宣布,菲总统马科斯将于5月1日访问美国。近来,美菲之间针对南海和台海的一些军事动作显然与此有关。

  魏建国表示,中国的数字经济已经驶入了快车道,预计2025年中国的数字经济总量会突破60万亿元,占整个GDP的45%。“数据已经成为关键的生产要素,无论是生产还是营销,外资企业想要发展都需要大量数据做决策支撑,而中国能提供这样的技术和条件。”

  在熟悉韩国历史和国民心态的中韩学者看来,近代以来韩国成功构建了单一民族的身份认同,并通过历史教育、经济发展、政治转型和文化振兴等建立起了高度的民族尊严、自豪感和优越感。当一些韩国人认为其民族自豪感和优越感遇到来自中国崛起的“挑战”时,遂产生了对中国的负面情绪。在前些年“韩流”盛行时期,有韩国学者表示,韩国主导亚洲潮流的趋势让中国产生了“危机感”。而随着中国软实力的提升,以及中国影视剧、网络游戏、社交媒体平台在全球越来越受青睐,韩国民众的心态也出现变化。加上在历史上存在一些争议问题,都加大了韩国民众的对华误解和误判。

黄郁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