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布局,六大机构看好这些主线!

来源: 城市观察员
2024-06-03 05:05:50

  5月最后一周,A股市场整体延续震荡调整态势,三大股指全月均收跌。在业内人士看来,市场或将逐渐进入基本面验证的休整阶段,A股市场估值依然处于较低水平,建议投资者保持乐观和耐心。

  配置层面,机构建议,广义高股息资产、资源股、业绩改善预期板块与产业主题板块等值得关注;港股方面,高股息和互联网方向可以在回调之际积极布局。

  影响后市投资大事件

  苏州不再审核购房资格

  6日2日,苏州市房地产长效机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明确,苏州全市范围内不再审核购房资格;在苏州市购买或拥有合法产权住房且实际居住的非苏州户籍人员,可以申请办理落户;取消首套房和二套房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商业银行可根据客户风险状况,自主确定每笔贷款的具体利率水平。

  粤港澳大湾区车展开幕

  6月1日,2024粤港澳大湾区车展在深圳开幕。此次车展汇集100余家整车品牌,带来超1000款车型集中展示。不少车企展示智能网联、智能辅助驾驶等技术。

  多个指数样本将于6月17日起正式调整

  机构后市投资观点

  A股市场或将逐渐进入基本面验证的休整阶段。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面临一定挑战,需政策端持续发力,但从更长时间周期的维度看,随着本轮政策托底的基本面拐点得以确认,市场有望走出休整蓄势的阶段,进入新一轮的上涨行情。中期看,我国优势制造业有望成为主线。

  后市配置,建议守住基本面未验证明显回落的广义高股息资产,重点关注电力、煤炭、有色、银行、核心白酒等;短期科技成长修复行情已启动,相对性价比较高,重点关注华为链、AI手机、汽车IT等;港股高股息和互联网方向建议在回调之际积极布局。

  总体来看,今年的市场仍以快速轮动、政策催化的结构性行情为主。6月建议重点关注以下方向:出口窗口期机会、新质生产力方向、部分景气改善的消费领域,同时关注地产政策的推进和效果。具体涉及电子(消费电子、半导体)、机械设备(工程机械、自动化设备)、家电(白电、小家电)、农林牧渔(养殖业、种业)、食品饮料等行业。

  博时基金:坚持“哑铃”策略布局

  近期A股市场有所回调,板块之间出现轮动效应,市场短期风险偏好有所回落。从市场角度来看,A股市场估值依然处于较低水平,建议投资者保持乐观和耐心,寻找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行业和企业。配置上坚持“哑铃”策略布局,一头是资源,看好中期资源牛市,另一头是“价值+科技”,博弈短期复苏行情。

  南方基金:人工智能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投资机遇

  人工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之一,近年来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而其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投资机遇。现在AI大模型在创意产业、教育、医疗、智能汽车、科研和工业生产已经开始有应用落地,未来随着算力的持续提升和模型的持续升级迭代,AI大模型对于整个世界的感知理解能力会进一步提升,应用场景也有望进一步拓展。

  长城基金:价格弹性可能是二季度关键因素

  在经济景气和市场盈利有望回升的背景下,价格弹性是二季度关键因素,资源品表现值得持续关注。对于进攻方向的选择,业绩改善预期板块与产业主题板块是阶段性重点方向,前者可关注生猪养殖、工程机械、基础化工、消费电子、地产产业链等,后 者可关注AI产业链相关股票。

 

责任编辑:何俊熹

  这名法国外交官透露,马克龙认为,上周在美国加州发生的“蔡麦会”事件,是一种“挑衅行为”。他还补充称,美国国会中的一些共和党高层,试图“操弄台湾问题对华施压”,但欧洲不会被拖入其中。

  “中国经济的优异表现为跨国外资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国经济增长率始终居于世界主要经济体前茅,良好的发展前景为强生深耕中国、投资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强生全球资深副总裁、中国区主席宋为群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在他看来,索道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救援问题是一个需要充分考虑和论证的问题。“前期论证非常关键”,他说,“如果验收时救援和安全措施不到位,是无法运行的。”

  目前,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截至2022年底,拥有231万个5G基站,移动物联网连接数达18.45亿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在CDF年会上表示,数字经济跟整个数字产业的发展非常紧密,能创造新的消费体验和消费场景,也让零售店铺获得了新的获客通道和管理工具。同时,大量的企业通过数字化手段加快实现,包括企业内部的制造设备管理、生产者服务网络建立、与上下游产业生态联合融合等。

  而储能产业链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度重合,例如储能产品需要的电池、逆变器、热管理等零部件和新能源汽车大同小异。“特斯拉新工厂跟其电动车工厂的走势趋同,”林伯强指出,新型储能产业同样会向上海聚集,“生产规模足够大的话,大家就会靠拢”。

  广发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刘郁分析称,在2022年9月中旬部分全国性银行下调存款利率之后,2022年9月下旬、2022年11月、2023年1月、4月多家中小银行下调了存款利率。在中小银行跟进大行下调存款利率的过程中,2023年春节前夕,部分中小银行还曾阶段上调存款利率以揽储。4月8日部分中小银行再次下调存款利率,其中有些银行可能是将为揽储所上调的利率调回原来水平。

连克欢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