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译学》在浙江大学创刊首发 注重“以中华为根”

来源: 慧聪网
2024-06-10 10:48:56

  中新网杭州6月8日电 (张斌)6月8日,“第二届中华翻译研究青年学者论坛暨《中华译学》出版发布会”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举行,《中华译学》在会上首发,吸引翻译学界一百余位资深专家与青年学者共聚一堂,庆贺《中华译学》创刊。

  《中华译学》由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主办,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每年出版两辑,旨在为翻译学科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个自由探索的平台。浙江大学原副校长、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基地主任何莲珍任编委会主任,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馆长许钧任主编,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冯全功任执行主编。

  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于2017年12月正式成立,立馆宗旨为“以中华为根,译与学并重,弘扬优秀文化,促进中外交流,拓展精神疆域,驱动思想创新”。《中华译学》的办刊宗旨与中华译学馆的立馆宗旨是一致的,尤其表现在栏目设置与办刊导向上。

  《中华译学》的主要栏目包括:翻译家心声、学者访谈、翻译理论、中国典籍翻译、翻译史、文学翻译、应用翻译、翻译教育、翻译批评、翻译技术、观察与争鸣、研究生论坛等。办刊导向主要体现在“传承性——植根中华文化,展现中国特色”“现实性——服务国家所需,解决现实问题”“人文性——围绕人之本体,探索翻译精神”“创新性——基于现实问题,推动理论创新”“对话性——吸融国外译论,促进双向交流”“多元性——鼓励不同声音,碰撞思想火花”等六方面。

  《中华译学》特别注重“以中华为根”的学术导向,传承中国优秀文化,通过对中国传统理论 资源进行挖掘与转换,丰富中国特色译学话语体系。

  比如,第一辑中潘文国的“建设中国特色翻译理论的必由之路——学习‘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朱含汐与许钧的“关于探索中国特色翻译理论的几个问题——许钧教授访谈录”、蔡新乐与胡其维“中国译论要走向何方?——以《中国翻译话语英译选集(上册)》为例”等,立场鲜明、观点明确,颇具代表性。(完)

  “我们以每天3公里的速度进行铺排,争取在3月初完成全线焊轨施工。”吴传信顾不上休息,匆匆和工友们赶到下一个焊轨点。

  其中,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相对薄弱,春节期间更有大量返乡人员从城市回到农村,补齐农村地区防控短板是当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近期派出了32个督导组赴各地督导,推进压实“五级书记”责任,做好农村疫情防控工作。

  库克当时称:“鉴于当前的形势,我们在招聘方面非常慎重。这意味着我们还在继续招聘,但不是所有部门都在招聘。”

披上红红火火的盛装

  “跟一趟车23个小时,至少也得巡视9次,可疑人员、微小警情、重点区段都是必查的。”胡晓阳说。

  预计,23日早晨至上午,四川盆地东部、贵州西部、安徽北部和南部、江苏西北部、湖北东部、湖南东部、江西北部、福建南部、广西南部、广东西南部和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雾,局地有能见度不足200米的强浓雾。另外,23日早晨至上午,福建中南部沿岸海域、广东中西部沿岸海域、雷州半岛东部沿岸海域、琼州海峡、北部湾西北部部分海域将有能见度不足1公里的大雾。

林政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