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北实施文物保护项目213个 投入文保资金3.68亿元

来源: 格隆汇
2024-06-11 11:15:20

  中新网承德6月8日电(李晓伟)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河北主会场活动8日在河北承德举办。据了解,2023年河北共实施文物保护项目213个,投入文物保护资金3.68亿元。

  本次活动由河北省文物局、承德市人民政府主办,旨在全面展示河北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新进展新成效,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营造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的浓厚社会氛围。

  河北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罗向军介绍称,河北深入推进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泥河湾遗址群、宣化郑家沟等考古工 作取得重要收获,突显了冀西北地区在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

  据介绍,2023年河北实施文物保护项目213个,投入文物保护资金3.68亿元,不可移动和可移动文物的整体保护状态均得到有效提升。持续推进长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正定古城、清东陵和清西陵等重点保护维修工程有序开展。注重文物传承文明根脉,2023年全省新增博物馆88家,11个设区市级博物馆实现全覆盖。全年开放基本陈列710个、临时展览855个,接待观众3948万人次,各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

  河北还突出文物滋养文明形态,元中都、泥河湾、邺城和赵王城4处遗址获批挂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山古城、燕下都和定窑遗址3处列入立项名单。公布第一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名单,线上线下相结合推出“大运河北”主题游径,并联合北京市文物局举办革命文物主题游径贯通活动,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的关注度,扩大文物保护利用展示的影响力。(完)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 李晓喻

  当日,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吴玺在会上指出,疫情发生以来,中方一直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同国际社会分享相关信息和数据,包括中国国内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的病毒基因数据。中方也始终与世界卫生组织保持着密切合作,跟世界卫生组织开展了60余次技术方面的交流,仅是最近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与世界卫生组织开展了5次相关的技术交流。

  据消费者和用户组织提供的信息,用户会收到来自“银行”的信息,信息中的内容通常为:“未经授权的设备已连接到您的在线银行帐户”或“已对您的卡进行扣费”,并附上一条仿冒的银行网站链接,引导用户在该网站上输入账户信息,从而达到诈骗目的。

  中国与东盟的数字合作,还注重于网络安全合作。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向社会各个领域的加速融合,各国都面临网络安全显性和隐性的巨大威胁。如何通过合作建立起有效的网络安全管理机制,共建稳健而高效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成为国际间数字合作的一个重要议题。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合肥1月13日电 (记者 赵强 吴兰 张俊)安徽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3日在合肥开幕。在今年安徽两会新闻中心举办的“直通两会”活动上,营商环境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如果是为了保护旅客本人,我们就应该对所有航班进行检测,而不仅仅是对来自中国的航班,我们还应该要求所有旅客佩戴N95口罩。但美国并未颁布这些强制命令,在当前的紧要关头也不应该颁布。那么,对某些航班实行的专断规定就是不合理的。

袁裕治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