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银行家2024中国未来金融峰会在京举行

来源: 广州日报
2024-06-25 21:01:38

  中新网北京6月24日电 (记者 夏宾)近日,由亚洲银行家主办的2024中国未来金融峰会在京举行,本次峰会的主题是“挑战与愿景”,重点关注中国金融业加速转型,与数字科技的深度融合,助力中国和全球经济的稳健复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首席代表巴奈特(Steven Barnett)在会上带来主旨演讲。他指出,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中国将保持较高的生产率和消费增长,但消费水平仍然偏低。IMF的研究表明,全球贸易占GDP的比重逐渐恢复,而中国的贸易活跃度显著。然而,中国面临的挑战包括温和的增长前景和重建财政缓冲的需求,这需要通过提高生产率和贸易活力来实现。

  亚洲银行家董事和大中华区总裁于思宇首先向参会代表致欢迎辞。于思宇在发言中强调,人工智能的兴起将对金融服务业产生深远影响,特别是在产品、网络安全技术和客户互动方面。2024年中国未来金融峰会聚焦中国银行业在风险管理、产品创新和运营领域的发展并聚焦以AI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在金融行业的运用,亚洲银行家将持续关注行业发展,并 通过奖项计划和研究报告推动行业交流与进步。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教授、人工智能学家亚瑟·阿布-穆斯塔法(Yaser S. Abu-Mostafa)针对人工智能话题发表了主旨演讲。穆斯塔法强调AI将对金融和就业市场产生双重影响。直接影响方面,智能金融通过高频交易和经济预测等技术实现人类无法完成的任务;间接影响方面,人工智能将替代现有的人工劳动,如工业革命替代体力劳动一样,AI革命将替代智力劳动。预计到2030年,AI将能够自动化所有需要常规智能的任务,包括交通、客户服务、医疗和营销。

  在领导力对话环节,巴奈特、穆斯塔法及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学院院长张军三位嘉宾就“暗流涌动的全球大变局形势下的中国经济与金融以进促稳”通过技术变革提高公司效率,并讨论了中国经济的恢复与投资模式。

  在新书发布对话:未来金融–变革与发展上,亚洲银行家主席以理就其中文版首发的新书《伟大的转型:金融个性化重塑全球银行业》中的议题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以色列分校科研和战略副校长龚炯展开了讨论。

  以理认为,银行业能够在快速变化的数字时代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的发展,银行业必须重新定义自身角色以保持相关性。银行需要从传统的居间业务模式转变为更加个性化、技术驱动的服务提供者。这一转型不仅关系到银行业的未来,还将对社会整体产生深远影响,包括金融个性化和社会生活的个性化。

  亚洲银行家研究院研究总监卡普弗(Chris Kapfer)在会上带来了“亚洲银行家中国奖项计划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在充满挑战的运营环境中,虽然中国银行零售业务增长放缓、盈利能力下降,但四大银行表现较好,平台化和AI主导金融服务的发展,银行加速ML(机器学习)/AI(人工智能)模型应用,但董事会成员技术背景不足,建议增加具有技术背景的成员,这将有助于银行发展,同时数字银行或平台尚未成为主要金融服务提供者。(完)

  “第一站是义乌,积累了两年市场经验后,2006年来到绍兴。”鲍比受访时回忆道,虽然父亲没多久就将事业转移到迪拜,但鲍比深受中国偌大市场的吸引,希望继续在此“淘金”,把中国好货卖向全球。

  黄荷凤表示,在未来出台的细则中,尚待明确的问题包括:适用医保的年龄段、覆盖多少个体外受精周期、医保的药物使用、手术操作和实验室培养的费用如何定价等等。

  加强力量统筹和工作衔接,促进形成强大合力。督促各级党委(党组)认真落实主体责任,督促商务、税务、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切实履行职能职责,强化对名贵特产生产、定价、流通等环节的监管,规范行业秩序,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管好“责任田”。西双版纳州纪委监委积极拓展问题线索来源,与税务部门协作,从240条发票信息中筛选疑似问题发票102条,“室组地”联动开展核查,排查梳理出“公款购买烟酒和名贵茶叶”“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线索73条,深挖细查隐形变异违规违纪行为,立案34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人,收缴违纪款58万元。保山市纪委监委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监督检查5次、监督检查单位96个,督促税务部门排查有关数据489条,发现问题35个,督促主管部门强化对“保山南红”、古树红茶等名贵特产生产、定价、流通等环节监管。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天津2月9日电 (张少宣)记者9日从天津市体育局获悉,为扎实推进健康天津建设,加快建设体育强市,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天津市发布“运动之都”建设行动方案(2022—2030年),预计到2030年,将全面建成具有天津风格和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国际化“运动之都”。

以长堤为核心,起“楼”建“市”,

  在中科合肥智慧农业谷的农业大数据中心,土壤肥力、农作物长势、乡村产业发展等情况一目了然。来自田间地头的农业大数据在这里汇聚、加工,支撑数字乡村的“智慧大脑”高效运转。

黄佩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