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聚焦“双中心”建设 促科技创新体系效能提升

来源: 东方财富网
2024-06-22 09:50:52

  中新网西安6月20日电(张一辰 宋宇航)“西安是国家重要的科研和文教中心,科创资源富集。我们坚持以‘双中心’和秦创原建设为引领,全力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加速集聚。”中共西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来升20日表示。

  当日,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围绕“聚力‘八个新突破’、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迈出坚实步伐”主题,介绍有关情况。

  2022年底,西安正式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成为继北京、上海和粤港澳大湾区之后,全国第四个具有“双中心”定位的区域。

  谈及一年多来,西安“双中心”的建设推进情况时,西安市科技局副局长江霞表示,在“双中心”建设的引领带动下,全市“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集聚”相互支撑的创新生态更加优化,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断提升。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西安由20 22年第22位上升至第19位,首次进入全球前20序列。

  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分别达到1.25万家、1.5万家,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数量占比超过42%,创新驱动发展驶入快车道。

  据介绍,西安市“双中心”建设55项目标任务均按时序进度顺利完成,目前新材料陕西实验室获批建设,长安先导产业创新中心航空宇航智能制造实验室、未央区武德路创新街区进入试运营,西安理工大学科创城开工建设。科技金融服务企业320家次,贷款额14亿元(人民币,下同)。西安创新投资基金已累计注册36支市场化子基金,认缴规模223.48亿元。

  江霞表示,未来,西安将重点聚焦“双中心”实体化运行,强化校地融合发展和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实施“一校一策”,支持西安交通大学打造西部创新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示范区,推广“校招共用”引才模式,建设一批校企协同创新平台。支持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在科研攻关、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完)

  事实上,上海城隍庙热闹了整个春节前后。春节前夕,上海市道教协会发出倡议举行“送‘福’到万家——迎新春赠福字”公益活动。在上海城隍庙活动现场,不少上海市民专程从浦东、闵行、嘉定等地赶来“接福”。他们表示,对老城厢的一切深有感情,得知城隍庙送“福”活动,来“接福”成了过年重要的一件事,“迎来‘福’字过福年,期盼来年福瑞吉祥”。

  这里没有酒店熏香,没有前台,有的是更多的公共交流空间。房间里,落地窗可以完全打开,阳光、清风和竹涛触手可及。

  截至目前,浏阳有民营企业超过3万家、市场主体超15万户,其中规模工业企业900余家,包括百亿级规工企业2家,A股上市企业9家,高新技术企业565家,连续3年蝉联“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环境标杆县(市、区)”,2022年被评为“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

  年近70岁的薛籽女已经记不清是妈妈、姥姥,还是奶奶,在她心中种下了这样一个“娃娃”的形象。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宁德2月4日电 (林榕生 游芳芳)古色古香彰显畲乡特色,彩绘花墙遥相呼应,淙淙溪流绕村而行……走进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乍洋乡宝鉴宅村,通畅的柏油路旁,房屋整齐划一、院落干净整洁;畲族舞台、戏台、展陈馆内,游客们三五成群,驻足欣赏畲族服饰、器具等,感受畲族文化。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保定2月4日电 (吕子豪 徐巧明)有千年传承历史的“通会灯市”3日晚在“中国三国文化之乡”河北省涿州市璀璨开启,市民赏花灯、逛古城,尽享流光溢彩元宵盛宴。

李际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