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航天产业化提速,上市公司抢滩布局

来源: 新京报
2024-05-31 08:38:14

  证券时报记者 刘俊伶

  产业步入“快车道”

  今年以来,我国商业航天产业步入了发展“快车道”。

  5月29日,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附近海域成功发射谷神星一号海射型遥二运载火箭,搭载发射的天启星座25星—28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谷神星一号已成为中国商业航天领域的明星产品,是我国最早启动高密度发射交付的民营火箭,在陆地成功发射多次。而谷神星一号海射型运载火箭针对海上发射需求进行了适应性改进,为四级固体商业运载火箭。

  国家航天局相关负责人此前表示,2024年,我国商业航天产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上游,目前,已经有 9型商业航天火箭可提供发射服务,由多家商业企业发起百颗量级的遥感星座正在稳步建设。下游的应用门槛大大降低,新兴应用场景不断涌现,市场规模增长迅速

  持续获得政策支持

  商业航天,是指在市场化原则下,通过商业化方式运作参与航天事业发展,探索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市场化、商业化新机制。

  近年来,我国商业航天产业获得政策持续支持,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重点推进未来空间等六大方向产业发展,包括研制载人航天、探月探火、卫星导航、临空无人系统、先进高效航空器等高端装备。

  北京市印发《北京市加快商业航天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8年)》指出,要在关键技术攻关、产业集聚发展和国际开放合作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在全国率先实现可重复使用火箭入轨回收复飞,形成低成本高可靠星箭产品研制能力和大规模星座建设运营能力,深化南箭北星产业空间格局,壮大商业航天千亿级产业集群。其他还有上海、广东等多地提出布局商业航天产业。

  多家机构看好商业航天未来发展前景。市场规模方面,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商业航天产业规模在2024年将突破2.3万亿元,泰伯智库发布《中国商业航天产业研究报告》称,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2.8万亿元。

  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近日,多家上市公司在互动平台披露在商业航天领域的布局。

责任编辑:杨红艳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希沃杏坛计划”关注教师专业成长,为一线教师的能力提升和个人发展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目前,杏坛计划已形成覆盖幼儿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多领域的学科融合培训体系,开设线上线下混合培养课程,让资深教师与年轻教师共同交流合作、分享经验,搭建“以师育师”的成长路径。截至2022年6月,已有13万余名教师加入其中。

  全家福合照

  疫情后的教育重建是系统过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22年12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全球约20亿学龄儿童中,有16亿人在新冠疫情期间错过了大量的课堂时间,而这种学习损失可能是永久性的。关于教育领域系统的修复重建,首先,笔者认为有必要在新学年开学之初,对师生身体等状况进行相应的调查、评估和认定,参考医学及相关的研究,适当调减体育运动量和体育测试的难度,调整教学安排,尽量减少、避免二次伤害。近日,据媒体报道,为最大程度保障学生生命健康,多地宣布体育中考取消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跑项目。其次,或需系统分析各种因素,确定教育用什么框架、模式重构未来,如何促使师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得到更充分发挥。再者,如何对受疫情影响的学生进行学业与能力补偿与修复,当作为此后一段时期的专项课题,并对此进行研究、探索与推广。

  女孩子做室外通信工,哪有那么简单?

  “泰中情谊深厚,泰国非常欢迎中国朋友来泰旅游,并将不断完善相应服务设施,为中国游客提供更多便利。”育塔萨说。旅游业是泰国支柱产业之一,2019年来自外国游客的收入占泰国国内生产总值约12%。在近4000万人次的外国游客中,中国游客达到约1100万人次,成为泰国旅游市场最大客源。

  <strong>“后春节档”电影市场佳作不断</strong>

蒋如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