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女孩黄渼媖:尽自己的努力将中医发扬光大

来源: 广州日报
2024-06-02 10:24:39

  中新网福州12月11日电(记者 吴晟炜)“这个舌象有什么特点?”“有牙齿印”“说明什么了呀”“有一些脾虚有一些湿邪的”……病床前,黄渼媖和几位马来西亚籍同学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耐心地给患者问诊,并不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今年6月,黄渼媖和另外11名同学从马来西亚吉隆坡来到福建中医药大学的三家附属医院实习,她被分配在了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在这里,她接受了专业系统的实习安排,也度过了难忘的数月。

  黄渼媖的父母都是华人,祖籍福建南安,平日家人间用中文或闽南语交流,从小耳濡目染,她的中文十分流利。“学好中医首先是要学好中文。”随着对中医、中国文化的日渐了解,黄渼媖认为,中医大有可为,中草药、针灸、刮痧、拔火罐这些方法成本低,见效快。“它不仅是医学,也是文化学、哲学。”黄渼媖说。

  为了心中的“中医梦”,黄渼媖一方面在吉隆坡当地求教于老中医,一方面也在寻找开设中医学相关的院校。经过多方咨询,她最终选择了马来西亚亿马国际学院。该学院与福建中医药大学自2016年起签订合作备忘录协议书开办中医学专业本科班,2019级-2022级共招收37名学生。学制为5年制,4年在马来西亚读,1年在福建中医药大学进行实习。

  每天早上8点,黄渼媖都会准时来到实习医院,在老师的指导下,查房、问诊、讨论治疗方案。在黄渼媖看来,平日里都是从课本上学习到基本的书面理论,只有真正面对病人的时候,在有经验的老师带领下,才会更从容。

  近年来,中医药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落地开花。黄渼媖告诉记者,在马来西亚,有许多中医馆,越来越多的马来西亚民众成为中医药的获益者和推广者。“过去学中医的资源很少,现在讲座多了,信息发达了,对我们学习也很有帮助。”

  来到中国的4个多月,黄渼媖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中,图书馆是她最喜欢去的地方。“中医博大精深,我很珍惜来中国学习的日子,也要尽最大努力去学。”

  10月下旬,黄渼媖在中国度过了自己的生日,在寝室的桌子上,她将同学赠予的剪纸和刺绣摆放在了显眼的位置。“汉服、书法、水墨画这些都是我很喜欢的中国传统文化。”黄渼媖说,不久前,自己参加了中国(福建)—东盟中医研讨会。在会议期间,走访了数个福建城市,体验了福州茉莉花茶制作,参观了福州博物馆,亲身体验了采茶。“原来我们的生活可以这么有趣,特别特别好,受益很多。”

  今年12月底,黄渼媖就将结束实习,返回马来西亚。谈及未来的工作打算,她希望能有机会继续学习深造,尽自己的努力将中医发扬光大。“希望找到老师带我 ,可以留在中国继续学习。”(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福州1月22日电 (彭莉芳)尽管两岸“小三通”客运航线部分恢复通航了,陈人泽还是选择留在福州过年,筹划“陈家蚵仔煎”的新发展。

  具体而言,公告显示论坛就投资、贸易、气候变化、能源、地缘政治合作等一系列议题达成共识或合作意向,又指尽管许多经济学家预测2023年面临衰退风险,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将继续左右全球经济,但食品、能源和通胀压力尚存见顶回落的微弱希望。

  “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对企业而言,将实现产品销售额的快速增长,加速产品的商业化进程,进一步提振信心。”亚盛医药董事长、CEO杨大俊表示,亚盛医药的原创1类新药奥雷巴替尼是国内首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伴T315I突变耐药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治疗药物,该药上市一年即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体现了国家对创新药的支持。

<a><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22/43/866891608456053019.jpg" alt="" /></a>

  “不是!你在被制服后没有反抗和挣扎就不会疼。”郑红森有些得意地说,即便犯罪嫌疑人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会尽量以爱护、引导教育为主。“我出手只为解除对人民群众安全的危险,法律并没有赋予我惩戒犯罪分子的权力。”

  “面对复杂问题,我们给出了中国答案。”他表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步之年。新征程上,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定不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不断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必将为世界提供更多机遇,为全人类发展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袁纬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