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预防儿童及青少年近视 要关注这些事项→

来源: 浙江日报
2024-06-07 15:56:05

  今天是第29个全国“爱眼日”,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今天在广州启动了全国宣传教育周主题活动,据介绍,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总体近视率呈下降趋势。

  在全国“爱眼日”活动主会场,举行了公益跑、爱眼趣游园会、5G智能眼科巡诊车体验、爱眼护眼专家义诊咨询和科普讲座等活动,并发布了历时三年由全国百余位眼科专家共同完成的 《写给全家的护眼书》。

  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国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到了95.1%,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6岁儿童近视率分别是51.9%、12.7%,与2018年相比分别下降了1.7和1.8个百分点,呈现向好改善态势。除了近视,我国不断加强其它重点眼病防治:在县域内普遍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全国百万人口白内障手术率稳步提升。优质眼科医疗资源不断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调查显示我国眼科医师约为5.3万人,专职验光师约为1.1万人,十年来分别增长46.4%和179.3%。

  建议从新生儿期定期接受眼保健及视力检查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病理性近视相关的眼底病变,已成为我国不可逆性致盲眼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发布了《近视防治指南(2024年版)》,对近视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做了详细解读。

  《防治指南》指出,儿童青少年近视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近距离用眼、不良读写习惯、户外活动不足、过多和不科学使用电子产品、睡眠时间不足、营养不均衡等。建议从新生儿期开始应定期接受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24月龄开始进行屈光筛查,早期发现儿童常见眼病、视力不良及远视储备不足。从幼儿园时期,应定期检查孩子的视力、屈光度,以及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和眼底等,根据年龄评估远视储备情况,建立儿童视力和眼屈光发育档案,有助于早期发现视力不良、有近视倾向和已近视的儿童,从而分档管理并制定相应干预措施。专家特别强调,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首先要保障户外活动的时间量。

  第四,充分利用地区差异,实现劳动力在全国范围的有效配置。人口负增长的状况在城乡、地域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要充分加以利用,全面降低人口流动成本,完善人口流动政策体系,减少农业转移人口城市化、市民化的障碍,促进劳动力在地区间重新配置,从而推动产业在地域间的转移与升级,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的高质量发展,为经济实现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从2021年整改开始,网约车行业在抽成上有了一系列变化。在滴滴网约车抽成“透明化”不到一个月,孙枢表示,滴滴抽成高于30%的订单比例从2.7%下降到了0.03%。滴滴还在2021年8月上线司机透明账单,可一键对比乘客车费。

  《措施》提到,做大盐湖关联产业,推进盐湖产业向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拓展。加快组建中国盐湖集团,打造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主力军。

  会议听取了中国足协2022年工作情况及2023年工作计划,听取了职业联赛2022年工作情况及2023年工作计划。会议决定,免去刘奕的中国足协秘书长职务。

  总体来看,人口负增长的影响是长期的、渐进的、缓慢的,不必过于恐慌,但一定要及早规划、积极应对。其他国家的经验已表明,人口负增长一旦出现,人口总量持续减少的态势难以在短期内逆转。面对未来中国人口负增长这一无法避免的趋势,需要积极筹谋,转“危”为“机”:

  四是开展公众出行宣传引导,利用电视、广播、网络和春运保障窗口加强宣传,发布出行信息,引导旅客错峰出行,提醒旅客全程佩戴口罩,做好清洁工作。另外,建议大家加强监测,避免带症状乘坐交通工具,做好旅途中的个人防护。

郭常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