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举办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 京津冀文物主题游径发布

来源: 九派新闻
2024-06-07 05:30:51

  中新网天津6月6日电 (周亚强)6月6日,以“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为主题的天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天津广东会馆举办。活动中,天津市文旅局发布第三批文物主题游径,并携手京、冀文物主管部门共同发布两条文物主题游径,进一步推动京津冀三地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和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

  据了解,天津此次发布的第三批文物主题游径共两大主题六条游径,分别是“京津冀文化一脉”主题——“黎明号角”和“文明探源”两条线路、“中华百年看天津”主题——“兴学育人”“医疗史迹”“巨匠足迹”“意法风情”四条线路。其中,京津冀共同推出的两条线路:“黎明号角”途经北京市北大红楼、陶然亭,天津市南开学校旧址、觉悟社旧址、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以及河北省李大钊纪念馆,旨在让游客近距离感受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光辉历程;“文明探源”游经河北省张家口阳原县泥河湾遗址,北京市周口店遗址、中国科学院中国古动物馆和天津市北疆博物院旧址,旨在探寻中华文明密码,让游客与古人类遗迹进行一场直抵心灵的时空对话。

  天津市文物博物馆学会理事长陈卓表示,此次文物主题游径的推出,不仅是对京津冀地区文化遗产的一次深度挖掘,更是对三地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有力推动,将有助于公众进一步了解京津冀地区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共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活动中,“天津广东会馆——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科普教育实践基地”揭牌仪式、“旺达杯”发现文物之美影像征集大赛颁奖仪式同步举办。

  据悉,除主会场活动外,天津市文物局还将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组织天津市文物系统举办80余项文 博活动,全面展示天津市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新进展、新成效。(完)

  2022年12月20日召开的河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强化资金、用地、用能、环保等要素保障,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厅长詹晓阳1月23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将紧紧围绕新型能源强省、交通强省、临港产业强省等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布局,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持续加大已有政策的落实力度。

  国家税务总局收入规划核算司司长荣海楼介绍,为实现政策应知尽知,第一时间联合有关部门发布政策及配套解读,利用大数据建立全国统一的宣传辅导标签体系,精准推送优惠政策44批次共4.75亿户次,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为推动留抵退税款应退尽退,建立符合条件纳税人清册,提前摸清退税底数,逐户帮助纳税人算清退税金额,通过电子税务局自动预填85%以上申请数据,及时完成退税审核办理退付,企业退税资金从申请到入账平均用时同比压缩40%,其中制造业增量留抵退税平均用时压缩至两个工作日以内。为助力政策应享尽享,大力拓展“非接触式”办税缴费事项,主动走访困难行业企业并开展精准辅导,建立政策问题快速响应直联机制,打通了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根据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监测汇总数据显示,1月31日,国家铁路货运继续保持高位运行,运输货物1033.2万吨,环比增长3.40%;全国高速公路货车通行461.14万辆,环比增长12.88%;监测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388.7万吨,环比增长20.7%,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5.9万标箱,环比增长9.8%;民航保障航班13856班(其中货运航班404班,包括国际货运航班284班,国内货运航班120班),环比增长0.4%;邮政快递揽收量约3.58亿件,环比增长1.1%;投递量约2.86亿件,环比增长27.7%。(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曹丹)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2月1日电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1月31日,乌克兰外交部长库列巴表示,乌克兰将在第一波交付中,收到西方国家提供的120余辆坦克。

  2023年2月1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规定》正式实施,《规定》所称的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是指车内不配备驾驶人和测试安全员的智能网联汽车。今后一旦满足对应需求,相关企业将可以在浦东新区开展车内全无人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应用、示范运营、商业化运营等创新应用活动。

  例如,中企联合油脂有限公司日前正式亮相。这家新国企由中粮集团公司与中储粮集团公司共同组建,是两大粮食央企协同合作、筑牢粮食安全“基本盘”的具体举措,也是落实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优化、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的创新实践。

朱予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