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新疆 | 养牛人的“牛”日子

来源: 新浪新闻
2024-06-18 07:33:56

  6月的可克达拉艳阳高照。穿上工作服,穿过消毒室,一座现代化养殖基地便映入眼帘。一头头体格健硕的养殖牛,沐浴着阳光,悠哉悠哉地吃草、散步。待产母牛住着独立“别墅”,在牛栏里安心“养胎”。刚出生不久的牛犊,享受着特殊照料,静静地卧在牛棚里休憩。

  “这里是我们的良种繁育场,饲养了1万多头新疆褐牛、华西牛和中国西门塔尔牛。像这样的养殖基地,我们还有十多个,养殖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新疆创锦农牧业有限公司行政总监李炯春自豪地说。

位于新疆可克达拉市的现代化养殖基地。人民网 李欣洋摄

  当前,新疆正全力推进“八大产业集群”建设,其中之一就是优质畜产品产业集群。

  创锦农牧业公司自成立以来,总投资20亿元,养殖设施总占地4000余亩,产业基地覆盖伊犁河谷。去年,3万多头牛从这里走向全国,销往广东、上海、江苏、湖南、四川、广西等地,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

  不远处,高大的饲料罐格外醒目。李炯春介绍,公司除良种牛繁育,肉牛养殖外,还相继建成饲料厂、有机肥厂、奶制品加工厂、屠宰加工食品厂和农牧业机械制造厂,已形成有机生态循环的全产业链。

  “我们每年签订的各种饲草料种植订单就有将近10万亩,带动不少周边种植户增收致富。”李炯春说。

养牛场。人民网 李欣洋摄

  群众要致富,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

  为了更好地带动当地群众增收,创锦农牧业公司积极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户”机制,实行“牲畜统一采购、统一防疫、统一保险、统一品种改良、统一饲料供应、统一养殖标准、统一销售”的“七统一”运作模式,有效解决群众养殖、销售“两头难”问题。

  “我们引领创办了41个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牛2万余头,600多养殖户年均增收5万余元。”李炯春说。

养牛场。人民网 李欣洋摄

  朱玛克敏·托合达生是创锦农牧业公司的一名包装工。“工作以来,我和丈夫的生活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有感而发地说。

  多年前,朱玛克敏·托合达生和丈夫工作不稳定,欠下5万多元债务,生活非常困难。后来经人介绍,她和丈夫来到刚刚成立不久的创锦农牧业公司工作。

  “现在,我们每个月都有1万元收入。不仅还清了债务,而且盖了新房,买了新车,生活越来越好了。”朱玛克敏·托合达生开心地说。

  目前,创锦农牧业公司有600余名员工。许多员工和朱玛克敏·托合达生一样,在这里实现致富增收,收获美好生活。

  李炯春说:“到2025年,我们计划养殖育肥牛10万头,繁育良种牛1.5万头,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带动1.6万户职工群众增收。”

  “在这里工作很开心,我还介绍了很多同乡过来,相信我们的生活未来会更‘牛’。”朱玛克敏·托合达生说。(赵强、刘慧、刘洁妍、石丽峰、李欣洋、刘宁、杨睿)

  来源:人民网

  根据《世界遗产公约》条款,其194个缔约国承诺不得采取任何可能直接或间接损害这一世界遗产地的蓄意行动,并协助提供保护。

  运营时间有一甲子之久的包兰铁路主线是单线轨道,如果列车相向而行或者同向待避,就要在小站交汇。虽然不办理客运业务,也没有货物装卸,但这个只有3人值守的小站却肩负着一昼夜130多趟列车行车安全的重任。

  1960年,深受父亲影响的赵振儒如愿到铁路工作,伴随中国铁路走过近20年的岁月长途。

  24日10时15分许,谢女士和丈夫带着两个孩子在佛山西站乘车,进站后发现自己两岁的大儿子不见了,寻找未果后马上向民警求助。民警了解情况后,一边安抚谢女士情绪,一边了解孩子的体貌特征,并通知综合指挥室民警调取监控查找。原来,谢女士一家人进站后,执勤民警电话通知其背包落在了安检口,谢女士带着大儿子出站找背包。由于太着急,谢女士独自跑进了安检口,把大儿子落在了外面。通过视频追踪,不到10分钟,民警就在南进站通道找到了谢女士的儿子。

  伴随着烟花出警,为平安守岁,这是他们的年味。(完)

  在日本,各地的左义长习俗也因地域文化特征各异而出现变化。比如,有的地方把一年之中写的字一同烧掉,据说这样可以变得会写字;有的地方借燃烧左义长的火烤饭团或粘饼吃,据说吃了一年不害虫牙、一年无病无灾;一些地方,左义长习俗还成了当地吸引游客的观光事项,被指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汤筠霞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