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位基金经理离任!谁在接任?接任者人选倍受关注

来源: 重庆华龙网
2024-06-10 02:57:55

  基金经理离职人数居高不下。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86家公募基金管理机构的135位基金经理宣布离任,基金经理离职人数逐年攀升,居高不下。今年离职的基金经理中,有不少人在公司内扮演重要角色或取得过不错业绩,因此谁能接任最被市场关心。

  从上述离职的基金经理的接任者来看,不少为年轻基金经理。实际上,在超百位基金经理离任的同时,还有超200位基金经理被聘任,基金经理队伍仍在持续壮大。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基金经理变动已经成为常态。不少公募管理机构近年来在持续弱化基金经理在产品中的作用,敢于使用“新人”出任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批量离职

  近期,多位知名老将出走,引发市场关注。其中,建信基金基金经理姜锋因个人原因申请离职,一天卸任6只在管基金,泰信基金基金经理董山青因个人原因从多只基金产品卸任,在管规模清零。姜锋2007年就加入建信基金,至今接近17年,担任基金经理年限也将近13年。董山青2004年加入泰信基金,基金经理任职时间也超过了12年。

  从基金产品管理人变更来看,近期还有多位基金经理管理的旗舰产品出现增聘现象,基金经理有离职之嫌。

  随着公募管理机构基金经理队伍不断壮大,人员流动明显增加,基金经理离职人数逐年攀升,近2年居高不下。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已有135位基金经理离任,如果剔除资管公司,公募基金公司旗下基金经理离任数量也超过了100位。

  从基金公司在基金公告中披露的卸任原因来看,多为“个人原因”。而业内普遍认为,基金经理离职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几类:公司激励不到位、不满公司投研氛围、考核不达标、出现违法违规等。

  今年以来,共有86家公募管理机构出现基金经理离职现象。8家公募管理机构基金经理离职人数并列最多,各有4位基金经理离职,如国联基金、格林基金、易方达基金、鹏扬基金等。不难发现,基金经理离职人数多的公司中,既有管理规模超万亿元的头部公募管理机构,也有管理规模为百亿元的中小型公募管理机构。

  对于大型基金公司,基金经理人数众多,作为以人力资源为核心的机构,小范围人员流动实属正常。不过,一些中小型基金公司的人员流动较快,团队稳定性不佳,可能会影响基金产品的正常运作。

  近年来,公募基金行业马太效应愈加凸显,小型公募管理机构面临较大的人才流失压力。从基金经理变动率来看,今年有多家小型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离职率较高。如中科沃土基金今年有2位基金经理离职,公司最新基金经理人数为4人,国新国证基金2人离职后,公司最新基金经理人数为5人,弘毅远方基金、天治基金和汇泉基金今年均有1位基金经理离职。

  绩优主动权益基金经理离职意愿强

  今年离职的基金经理中,有不少人在公司内扮演重要角色或取得过不错业绩。

  如建信基金姜峰在离职前曾任公司权益投资部副总经理,同时担任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泰信基金知名基金经理董山青离职前担任公司权益投资部总监助理,管理规模占泰信基金权益总规模的四分之一,其管理的产品在去年取得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前十的成绩。

  更早之前,圆信永丰基金副总经理、基金经理范妍离职前管理规模合计170.09亿元,这几乎是全公司的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占公司总规模比例也在40%以上。范妍在管理圆信永丰优加生活股票基金期间任职回报达到188.84%,年化回报为13.39%,是近年来绩优基金经理之一。

  嘉实基金基金经理苏文杰在担任嘉实资源精选基金经理期间,任职回报达到167.66%,年化回报为19.92%,业绩表现优异,不过在其离职前,管理规模合计不足8亿元。有消息称,他或将加入另一家大型公募管理机构。

  今年离职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还有万家基金李文宾、中银基金的王伟等。一些绩优基金经理的离职之所以引发市场关注,是因为不少投资者冲着该基金经理而买入其管理的产品,买入的理由更多是出于对基金经理投资能力的信任。因此,一旦基金经理离职,基金持有人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从基金经理离职的产品类型来看,主动权益类基金占有较大比例。截至6月8日,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已经连续3年下跌,基金经理业绩考核压力徒增,叠加绩效薪酬递延制度的实施,主动权益基金经理职位性价比不如以前。

  因此,主动权益基金经理自然就成为当下市场中离职意愿最高的群体。A股市场长期震荡,许多主动权益基金产品业绩回撤幅度较大,业绩不好的基金经理承受较大业绩压力和舆论压力,不排除一些业绩不佳基金经理被动离职。而一些业绩表现跑赢市场的绩优基金经理则有了更多选择,有小型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选择更大平台施展才能,也有大型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选择私募等曝光度不高的资管机构。

  团队合作渐成共识,公司敢用新人

  从上述离职的基金经理的接任者来看,不少为年轻基金经理。如接替建信基金姜锋管理产品的基金经理有马牧青、黄子凌、蒋严泽、江映德,累计任职基金经理年限均不足4年。接替圆信永丰基金范妍管理产品的基金经理有汪萍、陈臣、党伟等,任职基金经理年限均较短。

  从今年基金公司新聘基金经理的履历来看,“新人”成为补充基金经理队伍的重要一股力量,而从公募离职后继续选择加盟公募的则是少之又少。

  在超百位基金经理离任的同时,还有超200位基金经理被聘任,基金经理队伍仍在持续壮大。

  华南一位基金人士告诉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在基金经理职位空缺后,会优先从基金经理助理、研究员中提拔新人担任基金经理。

  如嘉实基金今年新聘8位基金经理,是公募基金中新聘基金经理人数最多的公司,其中7人均为首次担任基金经理。易方达基金新聘的6位基金经理均首次担任基金经理。

  从行业动态来看,不少公募管理机构实际上近年来在持续弱化基金经理在产品中的作用。因此使用一个“新人”基金经理就成了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3月15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提到,要强化公募基金投研核心能力建设,完善投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摒弃明星基金经理现象,强化“平台型、团队制、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建设。

  不少基金业内人士表示,“平台型、团队制、一体化、多策略”将成为公募基金行业构建 投研体系的整体目标,基金经理个人在基金产品中的作用将不断被弱化。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也注意到,今年新发的多只产品不断强调产品的投资方案采用的是资产多样、策略多元的新方案,管理模式也从单一基金经理到工业化生产转变。

  减少对明星基金经理依赖,加强团队合作机制和投研体系建设,逐渐成为当下公募基金行业的共识,基金公司也有更大魄力使用新人。

  一边是公募基金行业基金经理离职人数居高不下,另一边则是基金公司新聘基金经理数量持续攀升,基金经理队伍不断壮大。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8日,公募管理机构基金经理人数达到了3780人,屡创历史新高。

  基金公司招兵买马力度并未受到市场震荡行情影响,头部公募加速跑马圈地,吸引各类人才,补足短板、发挥优势,规模实现快速提升,中小型机构凭借自身独特优势和定位,加强团队建设,探索差异化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常福强

  良机助力,春耕跑出加速度。

  去年12月初以来,我国生猪价格持续快速下跌,据中国养猪网统计,2022年12月7日,生猪价格(外三元)为每公斤23.57元,到今年2月6日,生猪价格波动下降至每公斤14.33元,三个月价格下降幅度达39.2%。

  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要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随着为年轻干部“搭台子”“压担子”的机会越来越多,他们施展才干的舞台也越来越广阔。

  在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看来,从房贷利率这个角度说,社会上确实存在抱怨存量房贷利息太高的声音。提前还房贷,目的是减少利息支出,要重视此类社会情绪。一方面,要积极宣传“存量贷款也会降利息”的精神,减少提前还房贷的行为。另一方面,各地要把“房贷利率下调-房贷提前偿还”之间的关系做系统的研究,从保护购房人权益角度积极为购房人减负。

  <strong>硬措施落地,产能根基夯得稳</strong>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2月7日电 当地时间6日,英超官方发布声明称,曼城俱乐部自2009-2010赛季以来,连续多个赛季违反联赛财务规则,并已将此事提交给专门的委员会进行审查。

陆又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