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合作20载提升高素质电力人才国际竞争力

来源: 华声在线
2024-06-25 06:57:30

  中新网上海6月23日电(记者 陈静)记者23日获悉,上海电力大学与英国思克莱德大学(以下简称:思大)电气专业合作办学项目的国际化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已成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高素质电力人才的重要平台。

  上海电力大学方面表示,未来,项目双方将进一步拓展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在提升合作办学层次、资源、质量、规模方面继续深化,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教育对外开放模版。

  据悉,面向未来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学术论坛暨上海电力大学电气工程专 业中英合作办学项目20周年活动在上海举行。国内外高校及能源电力行业专家学者、校友代表与会,聚焦“创新合作创想未来——合作办学助力培养新时代国际化工程创新人才”主题,进行探讨与交流。

  据悉,2004年,上海电力大学与英国思克莱德大学合作开办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该项目致力于培养具有电气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自主创新意识和国际化视野的专业技术人才。到目前为止,该教育项目已培养16届、逾1600名毕业生。其中不少毕业生赴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电力特色高校深造。

  校方告诉记者,本项目从建立之初,就大力引进英方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理念,特别在核心课程选择上,引进思大在教学与科研结合、校企结合方面的优势课程,同时结合上海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核心课程体系,在优势互补中推动中外办学教学体系的优化和能级提升。

  据了解,该项目先后引进英方21门课程,同时以课程教学和课程建设为契机,组织中英双方教师合作开展教学改革,授课教师总结教学案例与经验,出版全英文教材《电子处理系统》,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到目前为止,共有30多位中方教师以本项目为平台赴英学习交流,思大来上海电力大学交流教师达115人次。

  据介绍,随着交流合作的深化,项目双方合作层级从本科层次合作办学提升到硕士、博士的联合培养以及国际化师资的培养。项目双方推进建设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提升能源电力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

  为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上海电力大学与思大共建可再生能源与智能电网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聚焦技术前沿,在电气学科海上风电、受端城市电网、电力用户侧灵活资源三个重点方向联合开展研究;先后与华东电网区域10余家电力行业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实习实践基地,共同发力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叶霖霖希望上海电力大学总结凝练20年中外合作办学的经验,充分释放合作办学所蕴含的动能和优势,培育创新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做出卓越贡献、形成重大影响。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徐凯希望中英合作办学项目进一步形成并强化合作办学的叠加、聚合、倍增效应,培养更多拥有全球视野的能源电力国际化人才;同时,培养更多民间文化交流使者,为中英两国的国际友谊作出更大贡献。(完)

  此前,拜登于19日首度公开就“文件门”发表评论,称自己“发现有几份文件被放在了错误的地方”“期待着尽快解决这个问题”“正在遵循律师的要求”,被发现的文件立即被移交给国家档案馆和司法部,他和他的团队正在全力配合调查。

  21日除夕,特区政府官员分批来到各地屋邨,探访基层市民。在北角健康村,政务司司长陈国基、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以及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公务员事务局局长杨何蓓茵等探访了独居老人和双老家庭。

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杂技艺术

  舞蹈《锦绣》利用VR三维影像绘制技术,让垂眸而出、步履蹁跹的舞者仿佛重回“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的历史场景,千年如新,如梦如幻。舞蹈《碇步桥》以我国现存保留最完好、最古老、最长的古代碇步桥为创作元素,融合扎染色彩,以AR视角再现烟雨江南风韵,舞姿曼妙,舞步绰约,置身其中,人们如同在灵动的江南水乡袅袅而行。

  神农架林区,是湖北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也是我国第11项世界自然遗产。2022年6月20日,郑渝高铁襄万段的正式开通,打通了神农架北上南下、东进西行的便捷通道。曾经的偏僻山庄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随着中国出入境政策基本恢复到疫情前,业内期盼出境游整体迎来“报复性”复苏。徐秉璸认为,目前出境游是一个逐步恢复的状态,真正的航班恢复会在第二季度,而真正的出境游高峰——火箭上升般的波峰,应该会在暑期。

吴嘉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