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观平:化解就业招工“两头难”

来源: 星岛环球网
2024-06-18 18:49:47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16岁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接近9亿人,城镇就业人口占比逐年上升。2022年以来,每年大学毕业生超过1000万人。如此大规模的高质量人才供给形成的人 才红利,既显示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巨大优势,也意味着就业压力长期存在,迫切需要进一步推动就业提质扩容

  总量有压力,结构性矛盾的挑战也很严峻。近年来,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通过机械化、智能化等方式转型升级,对就业者提出了新要求;高端制造、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行业的崛起,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部分新成长劳动力的专业能力难以跟上岗位变化,只能望而却步。而数字经济催生的灵活就业又开辟了就业新思路,当代年轻人的就业观念、就业意愿正发生深刻变化。部分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难以与个人预期匹配,最终求而不得,就容易产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换个角度看,供给短板折射职业蓝海,岗位缺口预示就业机遇。这也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深入分析一些行业出现用工缺口的原因”透露出的深意。有效释放“招工难”中蕴含的就业空间,势必要求多方协作、形成合力,不断强化高效对接机制。

  构建数据采集链,推进产业就业协同。从宏观上看,需要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从优化供给切入,科学研判未来人才需求的总量和结构性变化,动态调整高等教育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实施重大生产力布局、重大工程项目时,也可提前评估就业带动量和岗位技能需求,归集形成数据库,通过智能分析、精准画像,提升就业质量和稳定性。

  打通定向输送链,促进人岗技能匹配。培训促就业并不是新鲜事,但过往的培训主要是提升劳动者技能,难与就业直接挂钩。面对新技术的迭代、新职业的浪潮,尤需补齐这一短板,更加重视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比如,选派教师定期入驻企业,摸清用人需求和产业动态,及时改进课程内容等,更加注重学以致用,为高质量发展蓄好“人才池”。

  完善就业服务链,助力高质量充分就业。人才资源服务业对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意义重大。近年来,相关部门推广“大数据+铁脚板”的服务模式,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高效、便捷、精准的就业服务;有的地方调度劳务经纪人、职业指导师两支队伍服务供需两端,并定期发布用工需求清单和紧缺职业工种目录,都是使公共就业服务与市场化人力资源服务相补充的有益探索。

  天相数据显示,截至2022 年 9 月 30 日,共计有 137 只基金满足规模要求,45 家管理人有符合个人养老金投资要求的在管产品。

  孔祥智曾在2018年参与了北京市最早的一批职业农民职称评选。三名最终的候选人中,一名来自体制内的农业研究员最终被核定不符合参评条件。评选并无固定标准,但从他的角度来看,对周围农民的服务带动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根据世界核协会的数据,1996年,核能占全球能源供应的17%,到2022年已降至10%左右。2011年日本福岛核灾难发生后,全球反核情绪高涨,德国、日本甚至宣称要“去核化”,宣布逐步淘汰核电站。

  张铁林承认自己的局限性,“我没有那么高的使命感去剖析,去抨击,去分析,我不敢奢望自己有这么大本事,我也没有这么大的使命感,我自己也是个老百姓,所以我就写写老百姓的故事,老百姓的喜怒哀乐。”他并不想站在一个多么高的高度上,提出“生存还是死亡”这样震耳欲聋的问题,“没有这个初衷”,也做不了这样的戏,“能说多少,说多深,说多广,都有局限性”。“一个戏而已,能够有三两句话引起大家的共鸣,让大家讨论讨论”,就足矣。

  一位地方疾控中心人士对《中国新闻周刊》解释,这种摇摆和反复背后,反映出地方核酸检测供需间的错位,很多单位或公共场所在进入时仍要求查验48小时或72小时核酸,也即需求仍在,但核酸点部分裁撤后,供给减少。

  1869年5月4日,戴维德捕到一只“竹熊”,取名“黑白熊”,戴维德决定将它带回法国,可还没运到成都就奄奄一息了,戴维德只好做成标本送到法国巴黎的国家博物馆展出。

周明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