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评理|科技创新“保驾”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护航”美好未来

来源: 格隆汇
2024-06-14 16:13:03

  创新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核心。近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排名第12位;十年前,中国仅排名第35位。

  正如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观点,过去20年里,中国在关键和新兴技术上投入财力、人力和物力,已经从技术闭塞国家转变为创新强国。

  长期以来,外界一直认为中国只能模仿,而不能真正创新。但这一看法是基于美国互联网巨头及其创新产品,主要以满足个体用户需求为特征,未免太过狭隘。中国在基因组学、人工智能及量子计算机等领域的创新成果,是成功调动了国家、社会及财政资源,让中国创新体系的整体表现得以提升。

  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同时,数字经济有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中国在2030年前达到碳达峰、2060年前达到碳中和。此外,中国郑重承诺将为人类遏制全球气候变暖贡献力量,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之一。

  中国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的发展理念,着眼于未来可持续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中国领导人多次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凝聚共识,汇集力量,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让绿色转型成为人类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新征程。

  本文译自《中国日报》12月21日社论

  原标题:Innovation key to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出品 :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编译:曹静 编辑:李海鹏

  有分析指出,从此前中方发布的《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到中国领导人与乌领导人通话,中国在解决乌克兰危机问题上有立场,有思路,还有行动。元首外交将打开通道,营造气氛,指引方向,接下来就是具体问题在工作层面予以解决。

  记者:针对两岸恢复旅游,大陆方面日前表示,民进党仍禁止台湾旅游团到大陆,台陆委会则称“等待大陆开放对台旅游”。目前两岸旅游似乎陷入胶着状态。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最近是否有相关的计划?

  今年一季度,常州、烟台GDP分别为2184.2亿元、2246.18亿元,增速分别达到5.7%、5.4%,均跑赢全国平均水平。

  今天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出席中国-中亚外长会期间再次强调,再复杂的危机,最终都要通过谈判化解;再复杂的冲突,最终也只有政治解决一条路。也只有这样的深刻洞察与清醒认知,真正成为国际共识,只有当越来越多的国家像中国一样真正实践“三个不会”,乌克兰危机停火止战、实现政治解决,才最终可期可即。

  比如,目前“五一”、端午节假将至,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在4月20日就公开通报了10起典型问题,包括了文化和旅游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李金早,辽宁省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孙远良,河北省廊坊市委原常委、统战部原部长,大厂回族自治县委原书记谷正海,重庆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原党委书记、总队长陈军等多人。

  为了迎接“丫丫”回家,北京动物园也已经准备了专门的饲养场地,配备了专门的饲养人员和兽医人员,方便对“丫丫”进行专门的饲养和健康照顾,为“丫丫”准备了充足的饲料,促进其营养摄入。

崔振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