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龙舟巴西上水 端午寄乡情

来源: 舜网
2024-06-12 14:42:15

  中新社圣保罗6月9日电 题:中华传统龙舟巴西上水 端午寄乡情

  中新社记者 林春茵

  “桨拿起来,明明是在水深面广的巴西水库,我却好像回到了弯弯曲曲的、几百条船拥拥挤挤往前冲的温瑞塘河。”浙江温州籍旅巴侨胞冯寿林9日在巴西圣保罗对记者如是说。

  当天水库风平浪静。三艘由巴西瑞安商会自“龙舟之乡”中国浙江瑞安购得的中华传统龙舟,依循端午龙舟上水古制,点睛披红,擂鼓起龙,踏一路红毯直达码头,金身红鳞,昂然出水。

  作为将中华传统龙舟首度带到巴西 的主推手,巴西瑞安商会会长娄建权对记者表示,巴西距离中国很远,侨胞外出打拼不易,最有家乡味、最聚家乡情的龙舟最能慰藉乡情。

  去年,巴西侨界首度组织龙舟体验活动,并号召筹建巴西传统龙舟队。曾在家乡划龙舟15年的冯寿林感慨道,“DNA动了”。

  “(家乡)年年龙舟赛,五六百条龙舟齐聚老家温瑞塘河,我对这些有点懂,也比较热爱。”冯寿林告诉记者,2008年他去乡来到巴西,在圣保罗25街经营杂货,已有16年。

  这一年间,巴西瑞安商会出资数十万元人民币组建龙舟俱乐部。冯寿林领衔出征,担任瑞安龙舟俱乐部“总教头”。从选购龙舟到训练划手,再到担纲“女神”队“有安全感”的舵手,他带出两男一女三支队伍。

  龙舟上水,鼓锣齐动,桨片翻腾,水逐浪飞,岸上呐喊声、喝彩声震天。旅巴侨胞们在船头插上中巴两国国旗,蛟龙飙动,旗帜猎猎,更是鼓舞士气。

  在现场,冯寿林指导划手们龙舟桡法,“听锣听鼓看指挥,不论力气大小,齐了船才走。以身带手,如果只靠手,一划就酥掉了。”

  冯寿林说,划手讲究团结整齐、不轻言放弃,在背井离乡的南美,侨胞们互相强调这一点,又往往别有感受。

  “即使远在南美,我们温州乡亲龙舟情结从没断过。”冯寿林告诉记者,阿根廷、智利侨胞也从国内订制传统龙舟,一是抱守传统,除船体是玻璃钢外,龙头仍采用古制的木雕,二是国内工业发达,船体、桨板工艺非常精湛,“桨轻灵活,重只有2两左右,全世界都来抢订单”。

  作为中国龙舟名城,温州去年承办了亚运会龙舟比赛项目,瑞安也在今年重拾民间龙舟竞渡。今年温州全域1300多艘龙舟上水,将近一半在瑞安。

  巴西瑞安商会秘书长葛海勇正好返乡亲历了这一盛景。“可能有10万人全情投入,几百条船竞渡,好震撼。这三艘龙舟万里迢迢来到巴西,一定会点燃旅巴侨胞的血脉。”

  离开游泳馆时,上午的训练已经结束。离开场馆的卢燕琳笑着朝记者招手比心,提醒众人一群年轻运动员已经在团圆的春节开启了对奥运梦想的追逐。(完)

  升国旗仪式结束后,该旅组织了新春团拜会,在家常委向全旅官兵和官兵家属致以节日的问候和新春的祝福。该旅领导勉励广大官兵,在新的一年,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练兵备战,忠诚戍边卫国,建功高原军营。(完)

  除夕夜,仍有人奔波在路上。在北京西开往洛阳龙门的G807次列车上,旅客们纷纷拿出手机,收看总台春晚。一曲《你好陌生人》,给大年三十除夕之夜,增添了一份暖情。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饱含着阖家团聚的美满之意,也承载着历久弥新的家国情。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正是家庭这个“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塑造了习近平的家国情怀,成为他修身齐家治国理政的信念源泉。新春佳节来临,一起回顾习近平的家风故事,感悟以家风涵养初心使命。

  日前在京召开的全国乡村振兴局长会议透露,2022年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收入实现较快增长,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4342元,同比增长14.3%,高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的增速。

  嘉年华开幕式表演结束后,余俊武回到家中,与全家人一起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我们一家人通宵庆祝,家人提前去超市采购了食材,有西餐的半成品,也有新鲜的中餐食材,做了一桌融汇中西风味的年夜大餐。饺子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家人一起调饺子馅、擀饺子皮、包饺子,浓浓的春节氛围就有了。”

林祯龙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