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基金赵伟捷:医药板块下半年值得更多期待

来源: 城市观察员
2024-06-03 14:22:33

  作者:摩根士丹利基金基金经理 赵伟捷

  过去一段时间,A股从“强预期”交易逐渐向“弱现实”靠拢,指数处在政策兑现后的消化阶段。地产收储预期初步兑现,4月末政治局会议提及“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5月中旬央行拟设立3000亿保障性住房再贷款;需求端,既有中央层面的政策组合拳,包括取消房贷利率政策下限、下调房贷首付款比例和公积金贷款利率等,也有地方层面的持续跟进。部分地区成交有所回暖,但经历过去几次经验,投资者认同度并不高。最新公布的制造业PMI重新跌落至荣枯线之下,过去一年多,制造业PMI经历了多轮反复,核心问题是内需平稳恢复,当外需出现波动,工业部门的景气度就会发生显著变化。在地产数据明确企稳之前,预计投资者会将目光聚焦三个方向:一是高股息品种,偏防御,过去已经逐步形成共识;二是出口,出口将有能力摆脱内需的下行牵引,同时海外通胀依然较高,从而使得海外业务的毛利率高于国内;三是经济敏感度较低的品种,如公用事业、科技、医药等。

  回顾医药板块2024年表现,截止5月31号,医药(中信)指数下跌12.94%,位于行业涨跌幅下游位置,表现较为疲软。分析如此表现,我们认为可能有几点原因:其一,行业的合规调整仍在继续,院内的设备采购、新药的进院放量仍受到一定影响;其二,2023年四季度机构投资者对2024年医药行业表现较为乐观。2023年年底,公募基金对生物医药行业的持仓占比为13.57%,医药行业市值占比约8%,但2024年一季度的行业财报整体表现相对一般,造成机构投资者有明显减仓。

  展望医药板块后续表现,我们认为下半年值得更多期待。主要基于以下原因:首先,行业政策出现转暖信号。目前北京、广州和珠海等地已经出台支持创新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文件。文件措施契合行业痛点,预计后续卫健委、医保局、各地方政府都 有支持政策出台。本轮政策预计对部分医药企业2025年的业绩会产生明显影响。另外,胰岛素集采续约结果出炉,部分产品价格有所回升,此举有望打破行业螺旋式降价的担忧。其次,行业估值处于底部区间,机构持仓不拥挤。目前申万医药行业TTM估值不到30倍,处于过去10年估值底部区间。假如2024年板块实现10%左右利润增速,板块对应2024年估值会进一步回落至25倍附近。考虑到医药板块的刚需属性和久期较长的特性,防御属性凸显。从动态角度看机构持仓,由于2024年上半年板块业绩仍受到行业合规调整影响,预计机构持仓有明显下降。再次,下半年板块基数较低,随着支持创新的政策落地,板块季度同比增速有望实现回升。      

责任编辑:许艾伦

  <em data-scene="strong">美国中小企业破产风险上升。</em>此次法案的实施,会给参与中美贸易的资金相对匮乏、抗风险能力较弱的美国中小企业带来沉重打击。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通讯主任道格·巴里表示,“‘可反驳的事实推定’要求进口商向海关与边境保护局证明货物不是强迫劳动制造的,否则将受到扣押、没收、罚款和其他处罚,增加了清关难度,一些中小规模的进口商将会被阻挡在外”。如美国小型制造企业必须支付25%的进口关税,在支付货物费用以及高昂的运费后要等待4至6个月才能到达,同时还要冒着货物被美国海关扣押的风险。

  RT还称,欧尔班还批评了一些反对党似乎过分热衷于支持基辅,以至于几乎没有“区分”乌克兰和匈牙利,但他说,他认同在俄罗斯和匈牙利之间应该有一个国家存在。“我们尊重乌克兰人,我们帮助乌克兰人,”欧尔班说,“(但)乌克兰的利益永远不能优先于匈牙利的利益。”

  “住房消费需求支持的提法,在这两年都有,但此次提及并非老生常谈。”严跃进进一步分析称,此次提及住房消费需求,是基于2022年房地产市场大降温的背景而提及的,针对性更强。唯有把住房消费需求提振了,其他房地产的问题包括头部房企金融风险问题等,才能真正得到解决。

  3月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部长王晓萍表示,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对此,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对中新经纬分析称,优质头部房企风险化解工作将继续,今年也将是继续落实资产负债表优化的一年。因此后续在防范风险方面,要尤其关注头部房企的风险问题。此次防范风险方面明确提及了房地产的内容,也充分说明房地产化解风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各地更是要高度重视这个内容,防范出现房企新的风险出现。

  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建议,稳步推进交易所公司制改革,提高交易所自主权。借鉴北交所公司制的改革经验,平稳有序地在三个市场板块实施公司制改革。在完善证券市场法制、自律监管机制的基础上,将上市审核权、规则制定权、自律监管权等交给证券交易所,突出交易所的监管主体责任,充分授权证券交易所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制定自律规则。

李莉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