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群“小先生”走进龙华烈士纪念馆追溯红色记忆

来源: 华商网
2024-06-03 05:07:08

  中新网上海6月2日电 (记者 陈静)今年是上海解放75周年。2日,一群“小先生”走进龙华烈士纪念馆,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解活动;希望通过青少年自己的声音和行动,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时,宋庆龄先生倡导并发起“小先生”运动,采用“即知即传”“小孩教小孩,小孩教成人”的方式,培养孩子追求真理的信念。1949年5月27日,中国福利基金会的“小先生”们走上街头,与百万人民共同欢庆上海解放。新时代的“小先生”们身着统一服装,佩戴着醒目的讲解员徽章,逐一引导参观者穿梭于各个展厅之间。他们用稚嫩而坚定的声音,讲述着75年前那场决定性战役的每一个细节,从战役的筹划到胜利的欢呼,再到和平年代的来之不易,敬意满满。参观者们,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朝气蓬勃的学生,都被“小先生”们的讲解深深吸引,不少人在聆听过程中眼泛泪光,感受到了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本次“新时代小先生”走进龙华烈士纪念馆活动开始前,“小先生”们接受了系统的培训,深入学习了上海解放的 历史背景、关键事件及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小先生”们的视角和语言,让历史故事更加生动鲜活,更加贴近现代青少年的心灵,同时为他们搭建实践学习的桥梁,使更多的未成年人走进场馆,追溯红色记忆,增长文博知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当日,中国福利会“小先生讲解团”实训基地上海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纪念馆、上海市纪念设施保护中心)正式揭牌,并向首批“小先生讲解团”成员授牌,后续讲解团的成员们也会加入到“龙华魂”龙传人志愿者团队,会以“小先生讲解团”“小先生剧社演绎”等多种形式进行志愿讲解服务,让历史教育变得更加直观深刻,发挥“小先生”的担当与使命。(完)

  以“侨”架桥,“福”文化将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生根发芽”。陈玉树认为,海外华侨华人谙熟住在国语言,有多语种的优势,从而成为“福”文化走出去的桥梁,成为中华文明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继承者、传播者和展示者。

  乌鲁木齐海关通过建立法规政策清单,为内外贸企业一体化发展提供法规政策保障,进一步拓展综合保税区、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自贸试验区(申建中)、监管仓库等各类平台功能,丰富业态模式,充分发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作用,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提供便利的硬软平台条件。持续围绕企业信用培育管理、海关知识产权保护、检测流程化、技贸措施应用等开展深入研究。在支持中欧班列以及多式联运发展、促进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充分用好两种资源,大力发展能源、矿产、木材、粮食、果蔬、饲草料等产业,切实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进一步优化提升边民互市、市场采购、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质量。加强国内跨部门间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和国际多双边合作交流,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加快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作,促进内外市场衔接联通与一体化发展。对标优质营商环境标准,聚焦辖区薄弱环节和短板弱项,持续补短强弱。

  M+大楼采用引人注目的陶瓦覆盖纵向大楼,其南面外墙更设有多功能LED显示系统:M+幕墙,用于展示博物馆内的流动影像、藏品。每天黄昏6时,LED灯亮起,流动的视觉文化映照在维多利亚港的海滨之上。

  记者从15日开幕的吉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获得上述消息。

  本次观测,还在CME离去时探测到了初生高速太阳风流。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15/3106498061" alt="" />

黎雅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