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观平:以择业新观念打开就业新天地

来源: 股城网
2024-06-22 23:12:20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牵动着千家万户,任何时候都要抓好。近年来,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劳动市场出现深刻变革,供需关系出现新变化。同时,“招工难”“用工荒”现象并存,“有活没人干”与“有人没活干”矛盾兼在。

  时代在变,择业观也要跟着变。在促进就业过程中,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亟需树立择业新观念。

  从大环境看,我国高校毕业生连年居高不下,就业压力整体较大。求职者应理性审视自我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在客观自我评价的基础上作出务实选择。尤其是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在工作能力、职场经验、社会阅历等方面还存在欠缺,不妨摒弃“一步到位”的观念,在社会熔炉中磨炼自己,不断增强竞争力,根据外部机遇调整预期。

  部分劳动者选择工作地域时,往往倾向于大中城市,认为这些地方工作环境好、选择机会多。诚然,大中城市在吸引人才方面有诸多优势,但小城市和乡镇生活成本较低,也有较好的发展空间。尤其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小城市和乡镇生活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基础设施配套持续完善,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提供了机遇。

  创业也是一种积极的就业。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需要发挥创业带动就业作用。大学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可结合自身情况,大胆自主创业。相关部门要为青年铺路搭桥,提供更大发展空间,支持青年在创新创业的奋斗人生中出彩圆梦,为创业者提供多元化、精细化和个性化服务,同时完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降低创新创业成本,最大程度解除创业者后顾之忧。

  生产方式的变革,带来就业形态的变化。由于自主性强、工作弹性大,灵活就业近年来受到年轻人青睐,这一群体从业人员规模达2亿左右,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蓄水池。随着新业态的发展,灵活就业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拓展。选择灵活就业,并非不务正业。只要拥有一技之长,未必一定被稳定岗位捆绑。无论是网约车司机,还是平台主播、短视频创作者,在解决个人生计的同时,也缓解了全社会就业 压力。持续释放灵活就业活力,需要宽松包容的社会氛围,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

  新年新局面,各地各部门深入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更多企业发展清除路障,提振各类经营主体信心。

  <strong>激发企业活力 提振发展信心(坚定信心 开局起步)</strong>

  以一家篮球培训机构为例,工作人员介绍称,目前推出的开学季活动以储值方式接收新学员,储值金额10000元起步,另外还有20000元和30000元两档可选。

  林光武表示,随着家乡建设发展逐步恢复疫情暴发之前的正常秩序,如何加强与法国之间的经济往来,民间交流,需要每一个旅法侨胞来努力推动。林光武坚信,中法交流合作的前景一片光明。(欧洲时报记者欧文)

  营业额爆发式增长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20万亿元的背后,除了经济大省在规模上的支撑,也有多个省份财政收入保持正增长的发力。根据梳理,31个省区市中,有八地财政收入实现正增长,其中有四地的增速均达到两位数,分别为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为3453.89亿元、2824.4亿元、3311.58亿元、1889.17亿元,增速分别为21.8%、20.2%、19.3%、14.9%。

王雅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