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粮食主产区迎“及时雨”

来源: 中华网
2024-06-24 23:40:15

  中新网长春6月23日电 (郭佳 张欣彤)最近三天,吉林迎来今年入汛以来最强降水。吉林省气象服务中心农业气象专家马树庆23日受访表示,本轮降水为西部粮食主产区送来了“及时雨”。

  吉林省气象台介绍,受东北冷涡影响,吉林省大部都出现了中到大雨,中西部部分乡镇出现暴雨 、大暴雨。6月21日至23日16时,吉林省平均降水量已达25.7毫米,西部辽源、白城接近50毫米。据统计,过程降水量大于100毫米的有8站,50毫米至99.9毫米的有108站

  吉林省2023年粮食产量达到837.3亿斤,总产量居全国第四。6月以来,吉林省平均气温较高,19日出现首场区域性高温天气。马树庆表示,目前全省大部玉米处于拔节前期,水稻处于分蘖期,大豆处于旁枝形成期,正处在需要雨水的阶段。

  “西部地区前期雨水少,这次降水后岗平地土壤墒情会比较适中,能够促进后期作物生长;中部地区由于降水落区与前期有所重合,低洼地块农田可能出现内涝情况。”马树庆说。

  马树庆指出,预计27日前后,吉林省各地将迎来晴好天气,低洼地块可抢晴天加强农田管理,及时疏通沟渠,排出农田积水,后期天气转晴,进行中耕除草,同时做好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工作。

  连日降水也使吉林省的防汛形势变得严峻起来。中国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介绍,入汛以来,松辽流域累计降雨量较常年偏多两成,流域内已有50个水文站超警戒水位。据研判,21日至24日,松辽流域北部和东南部降雨落区与前期高度重叠,防汛形势不容乐观。

  目前,中国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正密切监视松花江干流、乌苏里江等流域雨水情变化趋势,并将流域中小河流全部纳入预警范围,进一步延长洪水预见期,提高洪水预报精准度。(完)

  小明就是这些中国学生中的一员,在众多排队咨询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留学生中,小明得到了人工客服的回复。留学中心工作人员不断提醒她,需要“尽快办理出国”。

  此前,外摆区域划分、审批流程较繁琐、证件办理难度大,一度成了发展外摆商户的绊脚石。此次《方案》中,明确区政府、街道的管理责任,不同层级政府职责明确,外摆申请流程便捷,也是一种营商环境在微观层面的展现。

  什么是“可定制新滋味”的西红柿?它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剧中的甪端,以故宫博物院寿康宫宫廷原状陈列中的明万历掐丝珐琅香薰为原型,其掐丝珐琅的外衣正是源于文物华美的景泰蓝工艺。由于甪端本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传说它头上一角、足下踏蛇,能够日行一万里、夜行八千里、通晓四方语言,因此在角色创作中,《甪端》采用了具代表性的独角,再配以演员矫健的身姿,使文物外形特点和性格才能均得以充分表达。

<strong>法发〔2023〕4号</strong>

  本次人才对接会设置现场签约区。来自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的乐东籍学子孙腾与海口国资系统现场签约,“家乡宜人的气候和环境吸引着我,同时也被海南自贸港建设的热潮所感染。”

刘颖柔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