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报道座谈会举行 专家学者建言以文化人

来源: 新闻报刊
2024-06-08 14:32:11

  中新网北京6月7日电 (记者 张素)“推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在今天要有新的理解和认识,也要有新的尝试和探索。”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宫长为6日在北京说,推出“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报道、出版《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新书,实现媒体与学者、出版的结合,是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作出的有益尝试。

  2023年9月,四川日报全媒体策划推出“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大型人文系列融媒报道。该报道计划在两年里采访国内外100位来自哲学、社会科学、历史学、语言文学、艺术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从他们的人生经历、从业实践和精神力量中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生动篇章。

  记者从6日在北京举行的“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报道座谈会上获悉,该报道自2023年9月15日刊发第一期以来,已经推出36期,王巍、邢广程、李敬泽、吴为山、韩子勇、单霁翔等36位名家受访,谈论文化传承发展之道。

  “采访对象包括历史、文学、音乐等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维度,的确是从不同的视野观察解读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黄楚新说。

  本次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为下一步报道工作建言献策。 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谢星文着眼于“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潜心挖掘者”,提出要加强对于名家的采访、知识的留存。

  “‘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是人工智能时代文化传承发展的数据资源。”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洪忠在会上表示,综观目前全球的大模型,文化传承发展数据资源是远远不够的。训练大模型需要核心的数据资源,而“百人谈”报道会给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时代的应用提供很好的数据资源。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宋建武建议对报道的整体文本继续开发,特别是“对观点和方法论的提炼”。他说,要从发展的角度、比较的角度去看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推动人们思考如何发展文化。

  活动现场,《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第一辑新书首发暨捐赠活动同步举行,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王军向四川日报社社长陈岚颁发了入藏证书。据介绍,该书集结了“百人谈”报道首批成果,集中展示了20位文化名家亲身参与、亲身见证文化传承发展的行动成果和智慧结晶。(完)

  作者 高雨晴

  他建议,开展元宇宙及相关标准建设工作。鼓励数字孪生相关企业加入产业创新联盟。通过标准指引,实现产业规模化落地。协助企业布局核心专利,研究出台新领域专利、著作权等保护措施。营造科研创新生态,鼓励校企联合实验室,进行核心技术攻关。鼓励交叉学科创新,协调多地试点联动,打造类似于“元宇宙首尔”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杆案例。

  此外,现场还有震撼且华丽的琥珀宫殿、数字寻宝、琥珀生命墙、人造琥珀和琥珀小作文等互动项目,让观众对琥珀兴趣盎然、流连忘返,尽享这场集远古遗存、自然科学和现代艺术的全感官盛宴。

  <strong>河北省涿州市天保华乐种苗兰花基地负责人 马宏伟:</strong>我们的种苗基地已成功培育出80多个蝴蝶兰新品种,年出口种苗达到6000万株,销售成品蝴蝶兰20余万株,年产值超千万元。(央视新闻客户端)

  其中,建外大街突出庄严、厚重、大气的形象特点,通过采用树灯的方式对两侧绿化进行缠绕,采用炫彩灯展示朝阳区的魅力、时尚、国际化;神路街以传统的红灯笼延续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寓意着朝阳区将打造宜居、韧性、智慧、人文城市;工体北路沿路行道树上被金灿灿的串灯装点得流光溢彩,树上蓝色的“朝阳星球”新型灯饰,展示朝阳区的时尚繁华;朝外大街作为体验式商业综合体的创新,首批城市更新试点街道,树挂灯饰的夜景装饰则突出商务核心区的门户形象。

  连日来,山西绛州木版年画传承人吴百锁异常繁忙,春节订单不断,他每天从清晨开始印制年画直到深夜。“虽然忙碌,但这浓浓的年味让我乐在其中。年画最能体现年味,今年的订单除门神、‘福’字外,福兔年画也很受民众喜爱。”

陈映士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