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网络无处不在 网翎卫星上网机正式发售

来源: 红星新闻
2024-06-12 23:18:40

  日前,网翎OneLinQ推出了首款民用卫星上网终端设备— —OneLinQ网翎卫星上网机。其中,OneLinQ网翎卫星上网机标准版售价29800元,OneLinQ网翎卫星上网机Pro版售价49800元。

  网翎总经理张海明提出:未来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将会实现千亿级别,靠全产业链的努力才有望实现。火箭创业公司有20家,高通量卫星在大力发展,除了目前几个高通量,后续星也在计划之中。此外,至少有两个低轨星座蓄势待发,每一个的投资都在几百亿元人民币以上,航天巨额产业投资的收回,需要的是终端与应用,所以网翎所做的是中国商业航天闭环的关键一步。

  网翎执行副总裁刘宇表示:现有的卫星上网终端售价普遍在20万元以上;重量在15公斤以上且操作与开通门槛很高且无法OTA在线升级。网翎做的正是从消费电子和互联网的角度重新定义卫星宽带终端。

  在产品体积上,OneLinQ网翎卫星上网机的天线面积相比Starlink还缩小了20%;与同物理尺寸的天线相比,性能提升2倍。主要得益于自主研发的先进阵列天线。

  机身厚度仅为49mm,All-In-One全集成模式在工程上突破了极大的挑战。

  背部采用X背板设计与呼吸光环的结合,直观提示产品寻星和连网状态。

  所连接的亚太6D高通量卫星,最高支持上行20Mbps/下行100Mbps带宽,可满足真正的全国覆盖的宽带服务体验。

  双Type-C接口,支持不间断换电切换,并支持扩展坞对有线网口的支持,方便专业设备连接。

  此外,为产品配备了防护等级IP67的防护箱,防尘防水,且做到符合航司要求,可作为随身行李等级,这些在传统卫星通信设备行业是绝无仅有的。

  采用的独立WI-FI放大器,最大功率可达100mw,户外覆盖半径可达50m,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用户身在其中,有自由的活动空间。

  在工业设计上实现了极简的安装与收纳,去掉了物理按键同时设置了双收纳功能,应对各类人群的简便操作使用。

  与此同时,网翎的这些创新设计荣获了2024年德国红点奖的三项大奖。

  这些在用户体验上的实现,得益于网翎研发团队的多项技术创新:先进阵列天线,280个有源阵列,高增益达32dB@12.25Ghz,微带损耗降低了79%;射频电路全栈自研;Turbo天线功率智能调控技术自研;氮化镓PA芯片自研;伺服模组自研。刘宇表示,这些技术突破在行业内是具有开创性的,是在走访了近百个供应商后的艰难抉择,最终选择了和消费电子供应商重新开发产线和质量检测模式和SOP流程。

  网翎销售市场副总裁朱麟介绍,在过去的2年间,网翎团队进藏5次,每次不少于一个月,最长一次连续走乡串户100天,与上千户本地居民家庭建立了联系,通过一对一多维度的调研和深入场景提供服务,对他们的生活习惯、不同的使用场景、整体市场规模及支付能力等都有更全面的认识。到目前为止,网翎已为4000人提供了卫星上网宽带服务,涉及牧民、徒步穿越者、民间救援队,对该人群的市场的规模、需求、使用场景、支付能力都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据了解,今年网翎已经在敦煌市场开设了第一家卫星互联网设备的直营店,未来一年还将在线下开设100+线下体验点,并开通了线上网翎商城,来打通潜在用户不知道、体验不到、买不到的新通路。

  各地各部门需继续密切关注属地气象台站发布的最新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和气象风险提示。全省各级气象部门将继续加强监测,做好预报预警服务。

  不少人认为,周琦来到广东后,将会与职业生涯末年的易建联携手再度向总冠军发起冲击,在完成新老内线核心交替后,再让易建联拿到一个总冠军奖杯,这将是一个属于易建联和广东男篮的童话故事。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宋贵伦曾担任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书记、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主任11年,他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中央社会工作部的组建是中国社会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全面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

  每个国家都有反间谍的法律和行动,为什么他们却对中国的做法如此“担忧”?光明正大到中国来、在中国做生意的境内外人士,谁会把自己跟《反间谍法》联系在一起?这时候急不可耐跳出来聒噪,又与自我举报何异?

  各地各部门需继续密切关注属地气象台站发布的最新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和气象风险提示。全省各级气象部门将继续加强监测,做好预报预警服务。

  对应于白邦瑞、约翰·桑顿所做的缓冲努力,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创始院长格雷厄姆·艾利森一直致力于在理论上寻找避免美中两国走向冲突的依据。自2017年出版《注定一战: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吗?》以来,提出“崛起国”替代“守成国”可能会导致战争的艾利森备受关注。这之后,艾利森和他专门成立的团队研究大国之间如何避免战争,致力于构建避免美中双边冲突的理论框架。这次我们在哈佛大学一起跟艾利森讨论了正在合作编撰中的新书《跨越修昔底德陷阱》,并准备成书后在中国国内出版。艾利森表示,希望将其团队的相关研究文章介绍到中国,供相关决策者和研究人员参考。

吴家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