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速评丨大湾区“扒龙船”,为何能一直火?

来源: 中国搜索
2024-06-11 16:31:08

  没有悬念,今年粤港澳大湾区“扒龙船”又火了。

  从窄小的叠滘河涌里挑战惊险过弯,在城市CBD的河道里百舸争流,与广州塔“合影”……大湾区人习惯把划龙舟称为“扒龙船”,一个“扒”字尽显生猛。而这里的人们,几乎是在想方设法、“创造机会”划,年年乐此不疲。

  从河底起龙,到老龙“探亲”,再到漂移龙舟……这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岭南龙舟民俗,几乎每年桥段、时间都大致相同。但为何每年龙船鼓声响起之时,全国游客依然心向往之?

  龙船背后总有纵深可挖掘。在大湾区,划龙舟早已不只是简单的体育竞技,一艘龙舟从第一颗铆钉到全船的打造,几乎每一个细节背后都有一段传承佳话——数十年如一日只为将龙头制作发扬光大,三代人埋头“船厂”,只为琢磨出更快更稳的龙舟……人们惊叹于大湾区人对于龙舟的执着,感慨背后的每一寸匠心,自然对大湾区赛龙舟有更深厚的理解和期待。

  龙船承载的是割舍不掉的情怀。每到岭南地区龙舟季,港澳居民跨境参赛早已不是新鲜事,海外湾区人不远千里、回乡助威更是常态。

  千里万里奔赴原乡, “引力中心”或许正是一艘艘蓄势待发的龙船。

  在一艘龙船上,往往坐着远道而来的远亲,久未谋面的旧邻,儿时嬉闹的伙伴……人们因各自的生活和梦想天各一方,又因为赛龙舟而重新团聚,也难怪有不少地方将端午节看作是一年最重要的节日。赛龙夺锦,看似只是为了“全村的希望”,当一个个水上拼搏故事聚合起来,中华传统文化何以传承的脉络变得具象化起来。血脉,根脉,文脉,在一方窄窄的龙船上合二为一。

  海上竞渡,漂移过弯,逆水行船……独树一帜、惊险刺激的竞渡样态当然是大湾区“扒龙船”火起来的关键因素。但读懂大湾区这份克服重重困难、情系故里的精气神,才能从更长的时间维度,真正读懂千年来龙舟文化始终在这里薪火相传、活力依然的根本所在。

  <font>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font>343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4例,本土病例299例(内蒙古108例,广东59例,福建22例,陕西17例,西藏15例,江苏12例,重庆12例,北京9例,山西8例,黑龙江8例,新疆7例,青海4例,宁夏4例,云南3例,辽宁2例,浙江2例,湖南2例,贵州2例,河北1例,河南1例,四川1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64127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4例。<span></span>

  今天(11月7日),北京市召开第406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表示,9月底以来,北京连续发生疫情,基本得到了有效控制。昨日,北京马拉松赛如期顺利举办。这是继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之后,在京举办的规模最大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极大地提振了首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心。但是,近期北京仍面临境外京外疫情输入和本土疫情传播扩散的双重风险,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我们要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充分把握新变异病毒传播力更强、传播速度更快的新特点,坚定信心,以严紧细实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九不准”要求,争分夺秒阻断疫情传播,严防疫情风险扩散、斩断病毒传播链条,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歼灭战。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要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布局整车技术创新链。以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为“三横”,构建关键零部件技术供给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今日在沪举行。朔尔茨的“豪华”代表团来到中国,是不是很巧呢?

  根据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服务号11月9日发布的消息,根据国家和北京市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为保障患者就医安全,即刻起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发热门诊暂停接诊,恢复时间另行通知。其余门诊照常开诊,急诊24小时接诊。由此造成您就诊不便,敬请谅解。

  感染者3—7,均系11月7日通报的感染者13的密切接触者,分别居住于西青区中北镇、杨柳青镇,均系管控人员筛查发现,11月8日诊断为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

柴裕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