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为中蒙经济合作区带来机遇的招商会

来源: 南风窗
2024-06-03 23:36:57

  中新网北京6月1日电 题:为中蒙经济合作区带来机遇的招商会

  中新网记者李爱平

  走上发言台时,27岁的王佳欣长出了一口气,随即一脸灿烂。这是她首次在北京的大型会议上为家乡觅商机。

  5月31日,中蒙二连浩特—扎门乌德经济合作区(简称中蒙经济合作区)招商推介会·2024在北京举行,王佳欣是发言嘉宾之一。她也是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市和聚元贸易有限公司企划部负责人。

  “我们培育的进口铁矿石制品产业链延伸发展,填补了二连浩特口岸进口铁矿石落地加工的空白。”发言台上,王 佳欣还穿插介绍了中蒙经济合作区的发

  中蒙经济合作区总规划面积18.03平方公里。2024年3月,中国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该中蒙经济合作区,这是中国与毗邻国家共同建立的第三个跨境经济合作区。

  “我没想到的是,走下发言台时,来自蒙古国的客商巴特尔对公司的项目产生了兴趣。”6月1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的王佳欣表示,她当时向公司董事长杨峰介绍了这位客商,双方立即展开洽谈。

  杨峰介绍,他和客商巴特尔加了微信,并商定具体时间在二连浩特再深谈一次。

  在这场招商会上,获得商机的还有二连浩特口岸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立华。

  5月31日中午,在会议酒店就餐时,她偶遇一名参会女士,寒暄后,两人进入正题,对方告诉王立华欲在二连浩特投资文旅项目。“对方觉得二连浩特独特的异质文化,正好是消费者所需求的。”

  与会嘉宾看重二连浩特什么?王立华认为,二连浩特既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又有独特的自然风光,这种双重魅力是很多地方所不具备的。

  “当前二连浩特打造的中蒙经济合作区建成后,相当于再造一个二连浩特,这就是中外客商看好二连浩特的原因所在。”王立华对记者特别强调。

  蒙古国客商巴特尔认为,如今在二连浩特,诚邀国内外企业家投资中蒙经济合作区已形成共识,大家都很看好二连浩特的发展前景。

  这次招商会,二连浩特也收获了“真金白银”。

  5月31日,二连浩特市政府与河北陆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免税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公司签订框架合作协议;蒙古国两家企业分别与中国两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签约金额达到43.2亿元人民币。(完)

仪仗大队战士闫振

  诸多网友表示,“中国春节已然成为世界性节日符号,希望有机会赴中国留学或旅游,欣赏自然景观,品尝诱人美食。”“看了中国治沙节目,留下了深刻印象,值得我们学习经验。”

  售票、安检、检票、接站……在车站的十年间,洪海英能够胜任各个岗位工作。今年春运的客流量远超前两年,她擅长的朝鲜语派上了大用场。

  人生有聚有散,这群孩子也经历了最不愿面对的离别。2022年3月21日,到阜平县马兰村教授山村孩子音乐长达18年的邓小岚老师因病离世。孩子们得知这一消息后,用一曲《马兰童谣》为“邓奶奶”送别。那一次采访中,一位孩子对<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说起“很想邓奶奶,再也见不到她了”时,泪流满面。

  《措施》提出,支持2022年度营收超50亿元的工业企业扩大生产配套企业订单,对年度执行市内非关联企业订单增量超过3000万元的,给予增量部分2%的补助,单户企业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青铜时代在中国历史中的意义,不仅在于政治与物质的发展,中国文化的基石也是此时奠定的。商朝发明了甲骨文,周朝形成更系统的文化体系和政治秩序,九鼎八簋的秩序、官僚政府的体制、诗书礼乐的文化、忠孝仁义的道德观……都形成于这一时期。“中国”两个字的由来,最早也可以追溯到西周,刻在青铜何尊的铭文中。

巩家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