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碧水绕古城 西安持续推进渭河综合治理

来源: 舜网
2024-06-22 09:48:35

  中新网西安6月20日电(李一璠 阿琳娜)“渭河综合治理工程采取堤路林结合、乔灌草搭配的方法,用格宾石笼护坡,然后覆土、植绿。目前,已全面完成渭河城市段堤南200米景观绿化带建设、堤顶绿化建设等工作,完成绿化面积3.15万亩。”西安市渭河生态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王宜军20日介绍。

  当日,记者随2024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团,走进西安湖、灞渭桥等地,了解西安市治水工作情况。

  据悉,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干流全长818公里,在陕西境内有512公里,涉及陕西省多个地市。西安湖位于西安城市段渭河南岸,总面积3000亩,生态水面面积1500亩,是该市最大的再生水湖泊。

  西安湖是西安市渭河滩区治理项目之一,于2013年开工,主要利用原有废弃砂坑,因地制宜,聚沙成岛,聚水成湖,形成水域。2016年,为进一步提升绿化效果,启动了西安湖提升改造工程,新建亲水环湖步道、节点广场等基础设施;通过引水管道,每天从草滩污水处理厂为湖区补水2万至7万立方米左右。

  记者在湖区看到,种植有荷花、芦苇等水生植物,放流了锦鲫、鲢鱼等鱼种,通过水生态系统构建,让中水在湖区内得到二次净化,最后从西安湖东北角溢流汇入渭河。

  西安湖的建成改善了渭河城市段滩区生态环境,与渭河城市运动公园、芦苇湿地融为一体,构成生态、休闲、观水、看绿的整体功能,也被誉为“化污水为清流,注湖泊而生美景”的水生态修复典范工程。

  来到位于渭河南岸灞河入渭口处的灞渭桥,记者了解到,这是一座集防汛、交通、文化展示功能于一体的大桥,富含廊亭元素的仿古设计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打卡”游玩。

  临近的灞渭生态滩区则保留生态原貌,引灞河水入低洼地带,形成水面2400亩。生态滩区具有净化水体、涵养水源、修复漫滩的功能,是西安建设“海绵城市”、恢复“八水绕长安”工程的经典之作。

  曾经砂坑遍布、杂草丛生、湖岸曲折,到如今水域辽阔、候鸟成群、芦苇飘荡,渭河综合治理工程的建设,发挥出了显著的防洪、生态、经济以及社会效益。

  如今游览渭河西安段沿岸,可以看到各种鸟类在此栖息繁衍。据统计,渭河滩区的鸟类已有上百种,包括青头潜鸭、中华秋沙鸭等;全国性自行车比赛、省市全民健身等活动也落地于此,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实现了“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建设目标。

  西安市水务建设与发 展中心主任王团伟表示,西安市将立足渭河的“水—滩—城”,塑造生态宜居、古今交融、创新发展的滨河风貌;严格落实渭河保护要求,探索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路径,促进“生态+文化+资源+数字”全面融合,全面推动渭河西安段高质量发展。(完)

  现场,海宁市商务局还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线上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助力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开展出国展览计划等方面携手共进,共谋发展。

  此外,各大火车站加强进出站、上下车旅客组织工作,有序引导旅客分散进站候车、有序乘降,保持安全距离,提示旅客科学佩戴口罩,做好自我健康防护;安排人员对候车室、售票厅、车厢等处所,每日做好预防性消毒。另外,各车站也对卫生间等密闭场所加强通风,对卫生间、扶手、闸机、自助售取票机、服务台面等重点部位加强消毒。加强站车环境卫生保洁,确保为旅客提供干净整洁健康的旅行环境。 文/本报记者 王薇   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

  “基本是来咨询春节民宿住宿。”陈小玲说,元旦后,来咨询民宿的客人开始增多,不乏省外的客人。但是比起往年,还是显得冷清很多,以往在国庆假期后,春节的住宿就预定满了,今年还是有点差距。

  杭州市余杭区副区长吴远东在会上介绍,余杭所有社区中,小型社区面积最小仅10公顷,大型社区最大335公顷,面积差异悬殊。“总体来说,老城区公服设施类型相对健全,但存在面积不足、品质不高等问题;新城区公服设施相对空间充裕、品质较高,但存在布局分散、覆盖缺失等问题。”

  如,河南宜阳农商银行分别将一年、两年、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由1.50%、2.10%、2.75%上调至2.25%、2.7%、3.3%。

  为加快推动城镇社区公共服务均衡布局、优质提升,浙江还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城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调查评估工作,并首次发布城镇社区公共服务评价指数,精准实施城镇社区公共服务补短板行动。

林正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