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质生产力要求 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来源: 中国小康网
2024-06-03 16:13:29

  【光明论坛】

  作者:刘昌乾(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 起座谈会时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一系列重大部署,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需要的学科专业体系。学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是开展有组织培养、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的四梁八柱。近年来,我国学科专业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学科专业设置和动态调整机制不断完善,对国家重大战略的回应性更强。但与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需要、满足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相比还存在差距。今后,高校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瞄准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产业升级需要,做好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升级、换代和新建工作。同时,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建立高水平学科交叉平台,组建交叉学科群和强有力的科研攻关团队,加强学科之间协同创新,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需要的高质量教育教学体系。当前,高等学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支撑科技自立自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能力显著提升。面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教育底层逻辑的冲击,知识的获取方式和供给方式发生了颠覆性变化,迫切需要高等学校重塑人才培养范式,建设以数智化为支撑的高质量教育教学体系。加强对学生的人工智能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积极拓展和推行人工智能素养和能力教育,强化项目驱动型学习,在有组织科研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团队、平台、项目耦合机制,将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的科研优势转化为育人资源和育人优势。人工智能时代,记忆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已经变得没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如何识别问题、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学会逻辑推理、框架建构等。要面向和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和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量子技术等未来产业需求,更新和改进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培养学生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和适应能力。

  #两岸头条# [台防务手册不认识解放军 蔡英文预备打巷战?台核电厂离奇“复活”]美国制定民众撤台计划 国台办:台湾随时变美国“弃子”;两岸快评:别把岛内政治人物的选举语言太当回事!台新版防务手册预备打巷战?新增解放军服饰被指全错;台民众抗议日本核污水排海 呼吁下架“媚日卖台”民进党;台湾核电厂“复活” 打脸民进党“非核家园”。

  这项研究提醒,不同于欧美国家婚外生育普遍、多孩占比较高(20%)的多元化生育特征,我国婚外生育较少、多孩占比较低,终身不育水平一旦持续上升,对我国出生人口数量和生育水平的负向抑制将更加强烈,且难以通过其他机制得到补偿。因此,需高度警惕婚姻和生育的进一步推迟,以及永久不婚、终身不育形势的进一步泛化,亟须完善相关家庭政策和社会政策,给年轻人创造更全面的生育友好环境,实现更大程度的两性平等,不断提高儿童和家庭的福祉。

  远大医药自2002年取得两种原料药批文以来,一直持续生产,技术较为成熟,质量长期获得市场认可,生产的这两种原料药均已通过欧盟认证。

  该官员并未说明报道的错误之处,也未指出所谓中方是否要在古巴建立新监听设施,但却炒作称,这个问题早在拜登担任总统之前就存在了。“这是一个持续存在的问题,而不是一个新问题。”

  [环球时报记者 白云怡 环球时报驻加拿大特约记者 田生商]“加拿大决定冻结同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的关系。”15日,多家西方媒体刊发炒作这样一则消息。据报道,加政府上述决定发生在一名加籍亚投行员工宣称“亚投行被中国共产党控制”并以此为由辞职之后,加官方还据此声称,将就该员工所指控的情况展开调查。对此,亚投行在15日发给《环球时报》记者的声明中表示,该加拿大籍员工近期对亚投行的指责“毫无根据且令人失望”。自从加拿大2018年应美国要求非法拘押华为公司高管孟晚舟以来,中加关系持续紧张。多名分析人士1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亚投行在协调各方利益促进亚洲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改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做出了建设性的贡献,加方此次散布有关言论完全是一出哗众取宠的政治闹剧。

  中国商务部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到499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流向高技术产业的外资同比更是大幅增长了12.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37.1%,高技术服务业增长6%。业界认为,高技术产业吸收外资增速明显高于整体吸收外资增速,意味着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市场发展空间大以及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

张碧志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