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肿瘤科普康复基地”在上海揭牌成立

来源: 海外网
2024-06-03 06:45:27

  中新网上 海6月1日电 (记者 陈静)结直肠癌已经成为中国最常见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1日,在中国抗癌协会结直肠肿瘤整合康复专委会的指导支持下,“结直肠肿瘤科普康复基地”在上海揭牌成立,为广大结直肠肿瘤患者的科普与康复提供一个权威的整合性平台。

  该基地挂靠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二科,旨在关注肠癌患者的全程管理,倡导肠癌防治的“三早”理念,帮助肠癌患者更好回归社会。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二科主任李心翔教授1日表示,近年来,结直肠癌发病率在逐渐增加。于民众和肠癌患者而言,科学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我们希望通过发起成立结直肠肿瘤科普康复基地,凝聚更多科普资源,传播丰富的肠癌科普知识,为肠癌防治事业贡献更多力量。”李心翔表示。

  李心翔教授指出,尽管肠癌主要发生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但45岁以下的青年人群肠癌,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生率不断上升。这与青年人主动筛查意识薄弱,以及不良生活方式、遗传等因素有关。呼吁青年人重视肠癌筛查是“结直肠肿瘤科普康复基地”的一个关注点。

  由于肠癌的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多个环节,“结直肠肿瘤科普康复基地”将为肠癌患者开展全生命周期科普管理模式,覆盖“防筛诊治康”全过程。例如,对于低位直肠癌术后病人,即使保肛成功,也往往面临着术后肛门功能康复的过程。对于这部分患者,“结直肠肿瘤科普康复基地”除了关注患者的身体功能康复,还将侧重关注患者心理以及造口护理等康复需求。

  近年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癌综合诊治团队先后开展遗传咨询门诊、造口门诊和常康患者康复沙龙等,对肠癌术后造口患者进行全面、延续、规范化的管理,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心理健康。

  据了解,第十五届上海结直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及进展大会暨第七届直肠肿瘤外科技术与综合治疗高峰论坛同期召开。本次会议不仅关注肠癌诊治领域,还涵盖了对于患者的科普宣教以及康复管理的研讨。大会特设结直肠外科肠道功能重建与整合康复质量控制与创新论坛,从医学专业视角探讨如何为更多肠癌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康复生活等。(完)

  2022年5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大规模奥密克戎疫情应对处置方案》,明确了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加强定点医院储备等要求。

  一个人也好,一个家庭、一个国家也好,什么时候没有困难?只要14亿多中国人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就没有干不成的事、迈不过的坎。

  来自中国香港K11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非常期待此次通关,希望中国内地旅客的到来为中国香港旅游业带来新活力。基于对通关后旅游市场的看好,K11此前已与携程集团深度接洽,并将于1月18日在旗下K11 Musea打造专场直播,为用户推介中国香港的人气酒店、景点门票、K11的美食和购物礼品卡等产品。”

  地处华东二通道“咽喉”上的杭州北车辆段阜阳运用车间,承担着京九线、阜淮线等6条繁忙线路12个运行方向的货物列车检修任务,是长三角地区最大的铁路货车“车辆门诊”,每天平均要为2万辆铁路货车进行“体检”,确保每一辆铁路货车“健康”运行。

  “我们党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执政这么久,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跳出历史周期率问题,这是关系党千秋伟业的重大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兴衰成败。

  “通关”通的更是两地融合发展的崭新未来。近年香港所遇到的挑战重重,但在中央大力支持下均顺利挺过。如今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已无人流、物流阻隔,香港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全新未来势必加速到来。

李文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