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乡文成掠影:一片山水孕侨韵 “土洋结合”焕新颜

来源: 新浪新闻
2024-06-11 20:55:09

  中新社温州6月9日电 题:侨乡文成掠影:一片山水孕侨韵 “土洋结合”焕新颜

  作者 周健

  离孩子放学还有半小时,村民华夏星同其他几个家长来到镇上的咖啡馆,点上几杯意式浓缩打发时间。原本安静的氛围瞬间被唠嗑声打破,见状,老板林张红并没有嗔怪他们,反而递上一盘瓜子,顺口问道,“今天的咖啡豆怎么样?”

  “这就是侨乡文成的特色。”林张红解释,在文成,随处可见中西合璧、“土洋结合”的生活场景。

  地处浙江南部,文成是一个人口只有40.26万的山区小城。但该县涉侨人数却占总人口的60%,其中,有近17万华侨华人旅居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以欧洲为主。

  为何会涌现如此多的华侨?“20世纪初,文成人为摆脱贫困,背井离乡,辗转国外。”“侨一代”胡允革受访时说。

  “文成是典型的山区侨乡,当地华侨的出现还与青田有关。”中国华侨历史学会理事、浙江省归国华侨联合会智库专家徐华炳受访时介绍,“青田与文成毗邻,其华侨在海外经商获利的消息传到家乡后,促使文成民众出海赚钱”。

  1905年,文成玉壶镇的胡国恒随同青田县的舅父前往欧洲卖石雕,成为该县第一位华侨。紧接着,以“亲戚帮亲戚,朋友带朋友”的方式,越来越多的文成人选择出海谋生。

  如今,以侨为引,融中贯西,独特的华侨文化已渗透进文成人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在靠近青田的玉壶镇,欧式风格的小楼鳞次栉比,数额巨大的侨汇业务吸引众多银行入驻,漫步镇上的“侨购文化步行街”,便能淘到全球好货。

  侨韵的“萌芽”,来自侨胞对故乡的情谊。文成也不例外,根据地方志《文成华侨志》,文成华侨回乡做慈善最早可追溯至1938年,从道路桥梁、码头路亭到医院学校、剧院电台……随处可见侨胞捐资捐物的身影。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华侨回到家乡再创业,从纯粹的“捐”,转化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投”。他们认为,在家乡的绿水青山间打造新侨韵,亦 大有可为。

  “中国懂红酒的人越来越多,红酒就卖得特别好。”这几日,意大利归侨胡启绍忙着核算营业收入,数年前,他回到玉壶创办了“侨丝通红酒商行”,超百款红酒拼成“满墙红”,成为当地一道独特风景。

  “侨二代”黄靖经营的“侨家乐”寒舍迴塘则将侨乡文化、乡村文化和传统民宿有机融合,眼下正处于端午预定旺季。在这里,住客既能体验包粽子、捣年糕、学剪纸,还能做法式甜品、品红酒、弹钢琴,黄靖烹饪的迷迭香柠檬烤鸡、咖啡芋头等创意菜品,更是深受欢迎。

  “未来,文成‘山水侨城’这张‘金名片’将不断被擦亮,我也打算谋划其他业态,不怕没生意。”林张红笑着说。(完)

  十年来,我国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工作,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从码头到连部一路全是陡坡和台阶,没走一半,记者已气喘吁吁。连长杜杰辉说,在岛上,基本找不到一片平坦的开阔地。

  自开播伊始,《中国奇谭》在网络中掀起了声势浩大的讨论,其中不乏“国创崛起”等议题。但在众多话题之中,自然逃不掉对“东方美学”的探讨。作为由八个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故事组成的《中国奇谭》,这一动画自诞生之初,就离不开东方文化的影响。<br />于是,在《小妖怪的夏天》中,出现了水墨画风构成的风景,每一帧单独截出来都是一幅漂亮的山水画;线条干练的角色形象,一笔一划将人物的情绪勾勒得清楚异常;贯穿其中让人感到温暖的美术风格,清新又明媚……

  希望能在决赛中

  尹力指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新需求是扩大内需的重要路径,要以更加有力的措施释放首都大市场潜能。促进居民消费复苏,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等消费。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为主抓手,提升国际商圈品质,发展首店经济,挖掘文化消费潜力。发挥航空“双枢纽”作用,吸引更多入境游和全球要素资源。扩大有效投资,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加快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抓好老旧小区改造。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打造农业中关村。

  河南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当日开幕,段文龙在向大会做工作报告时说,五年来,河南检察机关坚持扛牢反腐败斗争检察责任,完善监检衔接机制,发现和向纪委监委移交问题线索174件,起诉监委移送涉嫌职务犯罪3906人,依法对王文海、李自民、于东辉等74名原厅级干部提起公诉。其间,突出法定性、保障性、补充性职能定位,直接立案侦查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318人。

周凯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