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瞧瞧:二次育肥成本攀升 驱动仔猪价格再创新高

来源: 海外网
2024-06-13 13:23:20

  6月全国生猪均价突破“9元/斤”关口

  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进入2024年6月份生猪价格直线式上涨,多数地区突破“9”元关口。受去年生猪产能去化影响,业者看涨后市情绪尤浓,养殖端惜售挺价,以及二次育肥频频入场滞后生猪供应,而屠宰端收购难度增加以及议价能力薄弱,带动猪价涨幅不断扩大。截至6月11日,全国外三元生猪交易均价为18.98元/公斤,环比上涨25.65%。本轮上涨非下游需求带动,供应端挺价及二次育肥为主要原因

  猪价上行带动仔猪价格涨至全年高点

  一致性看涨后市导致猪价上涨,亦带动仔猪价格涨至全年较高水平。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截至6月7日,全国7公斤仔猪交易均价为678.89元/头,环比上涨19.86%15公斤仔猪交易均价为830.64元/头,环比上涨20.16%,皆涨至年内高点。二次育肥集中入场,导致二次育肥成本和风险双双增加,部分散户及养殖端转而选择仔猪进行补栏,降低育肥成本和风险,仔猪成交活跃度明显提升,是带动仔猪价格继续上行,一度突破全年最高水平的主要原因

  仔猪育肥盈利可观,成本低于当下二次育肥

  进入2024年,仔猪育肥盈利亦整体呈现偏强走势。卓创资讯数据监测,截至6月5日,全国仔猪育肥理论盈利为771.78元/头,环比增加388.99元/头,同比增加1050.05元/头。仔猪育肥盈利提升一方面是当前出栏生猪对应前置四个月的仔猪,当时补栏成本处于低位(1-2月仔猪补栏平均水平在200-300元/头),另一方面是近期的猪价持续上行增加生猪头均出栏收入。

  据卓创资讯调研,部分中小散户补栏中猪及标猪,然后在不同体重段出栏,其中某散户在5月初补栏90公斤左右中猪,补栏成本在15.00元/公斤左右,目标体重分别120公斤、140公斤、160公斤,对应出栏成本分别为15.58元/公斤、15.96元/公斤、16.19元/公斤,按照当前生猪交易均价18.33元/公斤核算,头均盈利至少达300元。若按照当前生猪价格补栏120公斤标猪目标体重140公斤和160公斤出栏,对应理论出栏成本均已达到18.00元/公斤之上,后续面临的行情风险因素明显增加。

  随着二次育肥成本及风险提升,近期部分补栏主力转而集中至7公斤及15公斤仔猪上,成为带动仔猪价格攀高的主要原因。据卓创资讯调研了解,部分7公斤仔猪成交价格高达720-750元/头,根据当前7公斤仔猪600-720元/头成本进行测算,目标出栏体重125公斤,理论出栏成本在15.90-16.9元/公斤,而补栏15公斤仔猪750-870元/头成本进行测算,同样目标体重出栏,理论出栏成本在17.1-18.1元/公斤,风险相 对小于二次育肥补栏成本。

  综上所述,2024下半年生猪供应减少带动业者一致看涨预期,猪价持续上行带动养殖行业盈利涨幅明显,从而带动二次育肥行为增加,以及生猪及仔猪价格涨至全年相对高位,但考虑下半年市场补栏行为较多,生猪或在四季度集中释放,反而利空生猪价格及养殖盈利,7-8月仔猪补栏热度或下降,制约仔猪价格上涨空间。

责任编辑:陈平

  新闻发布会上,陕西省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部主任彭艳妮发布了7件典型案例,主要涉及劳动报酬、退休养老、村民待遇、人身损害赔偿、民营企业财产权利等。

  据悉,今年是放牛村集体分红的第六年。在林阁花木种植股份合作社认领了8股的陈亚玲,今年林阁花木种植股份合作社以每股1万元分红,今年能分到8万元,“多亏了当年坚定地入了股,现在年年都有现金分红”。

  驯鹿,又被称为“森林之舟”,是使鹿鄂温克人信仰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们生产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搭档”和主要收入来源。生长在大兴安岭西麓的驯鹿主要以原始森林中的一种苔藓为食,为了解决驯鹿的觅食问题,在每年冬春和夏秋交替的季节,使鹿鄂温克人都会沿着原始森林里某个苔藓丰富、群山环抱、河流广布的固定线路进行迁徙。如今,这条线路上分布着七八个猎民点,成为他们迁徙时的临时住所。

  此次上会,从事教育行业的徐兆儿关注川港青年交流。她建议,在即将举办的成都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期间,邀请香港青年来蓉担任志愿者。“相信在此过程中,他们能加深对四川的了解,两地青年也能在交流中更加亲近。”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以来,北京二手房市场逐步回暖。贝壳研究院监测数据表明,去年12月防疫政策调整后,重点城市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先抑后扬的走势,今年1月上旬二手房市场的先行指标出现了明显的回升。

  此外,天津师范大学古籍保护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姚伯岳更是通过实际案例,即版本学课程中,学生们所利用的材料几乎都是来自“中华古籍资源库”,证明了数字化的优势。他表示,强烈期待进一步推动古籍保护学科建设和古籍数字化学术研讨工作,将古籍保护的理念更多、更好地落实为行动。

孙琳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