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图书馆三大特色主题馆开放 文化综合体再升级

来源: 极目新闻
2024-06-24 15:45:08

  中新网北京6月23日电(记者 徐婧) 北京城市图书馆中的非遗文献馆/地方文献馆、古籍文献馆和艺术文献馆三大特色主题馆22日开放。此次开放的三座“馆中馆”均位于“森林书苑”的“书山”之中,随三馆开放,北京城市图书馆这座多元文化综合体将为读者带来更多阅读体验。

  非遗文献馆位于北京城市图书馆一层东南侧,以“非遗文献”和“北京地方文献”为特色,利用文献可视化技术,结合主题展览、沉浸阅读、互动体验等形式,营造出“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主题氛围。

  该馆收录的非遗文献覆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各领域。今年,非遗文献馆特别推出“应运而生 典亮非遗——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展览结合馆藏非遗文献,以大运河为线,从口头传说、节庆民俗、表演艺术、中医武术、传统技艺五个方面深入挖掘京津冀三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性与个性,彰显三地深厚历史底蕴。

  位于西山体二层的古籍文献馆秉承“保护、传承、创新”的建设理念,打造集古籍收藏、阅览、展示、体验、阅读推广于一体的主题场馆。这里装饰风格典雅素净,纸墨之香与樟木书柜的芳香迎面而来,读者在此翻阅历史长卷,可沉浸体验古韵新生。此次开放的服务空间有历史文献阅览、中华经典传习所、研讨室与白河驿。

  其中,历史文献阅览位于古籍文献馆南部,《中华再造善本》《永乐大典》等新印古籍和古籍类工具书、专题图书以及各类古籍数据库资源供读者在馆阅览。阅览室配置仿明式家具营造古人书房景致,让读者切身体会古人读书雅趣。

  中华经典传习所推出“纸上千年”智慧展陈,以中国古代书籍发展史为时间轴,从书之源、书之盛、书之藏、书之修等角度,融合传统展示形式和AR、VR等数字交互方式,生动展示古籍修复知识和技艺。这一区域还设有传统文化教室、修复材料展示区、古籍修复体验区等,读者可参与古籍修复体验、典籍精读等特色活动。

  东山体二层的艺术文献馆兼具各类艺术形式,融文献阅览、展览展示、艺术体验、艺术创作、沙龙活动、美育普及于一体,致力于为读者提供专业声音场域和优质视听体验,是活化馆藏、开展社会美育的公共文化新阵地。

  艺术文献馆设有黑胶殿堂、艺术沙龙、北京声音馆、艺术文献阅览等区域,馆藏资源以黑胶唱片为主要特色,同时配有艺术理论、美术设计、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和影视戏剧等多种艺术门类的图书资源,其中不乏图册、画集、摄影集等大开本典藏级图书。

  在黑胶殿堂,主展墙展示着1903年至1964年以“北京的旋律 ”为主题的72张馆藏珍品老唱片。读者可在线上、线下预约6台黑胶唱机,现场选听千张现代黑胶。

  北京声音馆通过文化艺术展览,让声音以“看得见”的形式传播,同时打造了“声游北京”首个北京声音数字资源平台,独家上线北京民歌,将北京传统音乐全新采录,以数字化方式展现北京文化。(完)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近三年来,我们始终积极应对、主动作为,以灵活的防控策略、充分的部署准备打有把握之仗,有效保障了人民健康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2020年初疫情突如其来,我们在全国范围调集最优秀的医生、最先进的设备、最急需的资源,全力以赴投入疫病救治;2021年,德尔塔变异株疫情短时间内多点发生,我们全面激活应急指挥系统,组建流调专家队,迅速判定、排查和管控风险人员,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2022年3月以来,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快、感染人数多,我们不搞“大水漫灌”,核酸检测任务在24小时内完成,推广“抗原筛查、核酸诊断”监测模式,与病毒赛跑……事实证明,我们防控措施的每一次优化调整,都建立在此前防控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实践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充分的准备;都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更好保障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更好为老年人、儿童等重点人群提供保障。正如外媒所评价的:“中国采取了‘最勇敢、最灵活和最积极的’疫情防控措施”“充分展现了中国治理能力”。

  12台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到1020万千瓦,一天的发电量便可满足30万人口整整一年的生活用电需求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2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2日至5日,华北中南部、黄淮等地有轻到中度霾,华北南部、黄淮中西部和汾渭平原等地的部分地区有重度霾。受南支槽和南下冷空气共同影响,2日至4日,西南地区等地多阴雨雪天气。

  受到净投资收益下滑及防疫险巨额理赔等因素影响,保险业在金融三业中表现最差,2022年前11个月获利618亿元,同比减少3470亿元,减幅达84.9%。证券期货投信业获利601.7亿元,同比减少53.7%。

  菜百2023癸卯(兔)贺岁金条全国首发,自主研发产品“抱抱兔”、“圆圆满满吉祥钱”系列热销,假日期间销售额同比增长超20%;老字号特色礼盒喜添节日氛围,稻香村、张一元、吴裕泰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86.9%、27.7%、14.2%。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我们挥手送别波澜壮阔的2022,又迎来了满怀希望的2023。在这一辞旧迎新的重要时刻,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新年贺词,带领我们回望过往的奋斗征程,眺望来年的光明前景,激起亿万中华儿女强烈的情感共鸣,为再度出发积蓄精诚团结、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

黄郁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