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型城市资源环境约束问题如何破?专家: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来源: 半月谈
2024-06-21 23:08:41

  中新网上海6月20日电(记者 陈静)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研究领域专家王祥荣20日对记者讲述了上海城市生态环境现状、世界各地多个城市在绿色发展中的做法。他提出,在中国特大型城市环境管理建设的过程中,应形成将日常管理和绩效管理融为一体的控制过程。

  当日,“低碳循环与智慧健康”2024年沪台研讨会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等主办。王祥荣的主旨演讲聚焦“国际对标城市绿色转型经验及对上海的启示”。

  “中国的超大型城市、特大型城市面临新一轮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战略。目前来看,这些城市环保、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空间的生态修复和规划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高碳代价依然存在。”王祥荣认为,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碳排放是当务之急。

  据王祥荣介绍,目前,在上海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例虽有所下降,但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较小。上海市各区绿色发展水平存在地区差异。“在双碳战略背景下,上海绿色转型发展遇到了诸多现实问题,例如,蓝绿空间如何服务低碳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如何与碳排放高效脱钩?新能源技术如何布局? ”这位专家表示,目前,上海正强化空间分区管制,实施生态空间差别化的管控;加快建设多个生态区域,提升碳汇能力,扩大生态补偿范围,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的机制。上海也划定了环境准入负面清单。

  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黄伟光看来,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既是破解上海超大型城市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又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他特别提到了“绿色设计”,并指出“绿色设计”不仅是指某一个产品、某一个空间的简单设计,而是融入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顶层机制设计,包含了对城市建筑、环境、工业、商业等多个方面。黄伟光认为,在“绿色低碳发展”领域,上海应当重视和推进国家碳排放观测与数据研究平台建设,同时进一步完善国际绿色设计及低碳城市评价标准。

  当日,在题为“农业减碳”的主旨演讲中,来自台湾的企业界人士周锡玮表示,通过土壤再 造、空气净化、水净化以及高效农作方式,可以塑造永续生态。永续就是可持续发展。来自台湾的学者——长荣大学荣誉教授蔡光荣认为,农业要多元化发展,农业知识经济要成就农业科技创新发展。

  老君山景区称,“1月1日的一场降雪,给您在老君山出行游玩带来了短时的拥堵,造成了众多的不便,为此老君山景区向您表示真挚的歉意。”(中新财经)

  ◎本报记者 雍 黎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央行提出,充分发挥货币信贷政策工具功能,有力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重点基础设施和符合国家发展规划重大项目建设;银保监会指出,鼓励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促进居住消费提升……一系列促消费、扩内需政策陆续推出。

  这样的分区预备措施,很快就在病人接踵而来时发挥了作用。作为国家卫健委部署在西南地区的危急重症诊疗中心,从四川各地转诊或自行来急诊科就医的病人持续不断。

  2022年12月30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以信托目的、信托成立方式、信托财产管理内容作为分类维度,将信托业务分为资产管理信托、资产服务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三大类,共计25个品种,并对存量业务整改设置了3年过渡期。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答记者问时回应了存量融资类信托整改安排等热点问题。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原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专家孙保卫则以“逐梦太空与伟大航天精神”为题,与大家分享了感人的航天故事。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月球与火星探测到北斗导航,中国航天人将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都变成了现实。孙保卫重温了中国航天发展史上多个重要的节点和事件,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幕后细节,带观众感悟了伟大的航天精神。

陆欣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