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冬天容易心梗? 装支架后还能运动吗?

来源: 半月谈
2024-06-04 15:19:28

  “心梗已不是老年人的专属疾病,年轻人心梗也时有发生,有时甚至比老年人更危险、更紧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沈成兴教授告诉记者。

  经常运动,竟还会心梗?

  “最近一段时间,门诊患者增多,好几个血压不稳定的。有个女患者血压飙到180,吃药也很难控制,来咨询调整用药。”沈成兴对记者说,门诊患者也有年轻化的趋势,很多都是因为对心血管疾病的知识看得较多,一有不舒服就赶紧去咨询医生。

  “我晚上心跳很快,有点心慌,一熬夜心慌次数就变得更多,我会不会有冠心病?”38岁的刘女士说,年底工作特别忙,睡眠也较少,对自己频繁心慌感到有些担忧。

  “像这样主动来门诊咨询的患者,相对症状较轻,也比较有健康意识。我们胸痛中心收了不少心肌梗死的患者,有的还是坚持锻炼的‘运动达人’。”沈成兴告诉记者,一位50岁的中年男子,跑完马拉松后没有感觉明显不舒服,但第二天在办公室工作时突然倒地,同事打了120送至医院后,男子又突发室颤,心脏停跳,马上通过绿色通道送入导管室,做了冠脉造影后确诊急性心梗,植入支架,血管开通,男子捡回一命。

  “没过几天,我们又收了一名40岁的羽毛球健将,同样是急性心梗,最后救了回来。”沈成兴说。两位患者年纪都不大,平时也喜爱运动,为何会发生心梗呢?沈成兴解释,可能和天气变化有关系,追溯这两位患者的病史发现,尽管都热衷运动,但生活节奏不良,熬夜同时大量抽烟。

  而这样的年轻患者并不少见,生活不规律、饮食不科学、自我保健意识差、对疾病的重视程度不够等因素,都会埋下心血管疾病的“种子”。尤其是一些超重、肥胖的年轻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更是明显增加。

  做完支架手术,还能锻炼吗?

  在门诊,还有不少装完支架的患者来咨询,“沈医生,我做完心脏支架手术能不能锻炼?”“沈医生,我心脏能负荷多少运动量?”

  王老伯今年上半年突发大面积心肌梗死,得益于发达的胸痛中心网络,他及时安上了支架。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王老伯后怕不已,爱好运动的他在家足足静养了3个月。在六院心内科复诊时,医生见他需要坐轮椅出行,便推荐他试试心脏康复。

  经过为期3个月的医学监测下的运动康复,王老伯恢复了体力。这次来复查,他高兴地告诉记者:“我在家日常锻炼,定期来门诊心脏康复治疗室进行运动方案的调整,有专业医务人员指导,运动起来很放心。”

  陈先生也是一位支架术后患者,得病后常常跑急诊,但每次指标都正常。“我总感觉胸口隐隐作痛,不跑趟医院我不放心。”于是,沈成兴主任推荐他到心脏康复门诊咨询。

  戴上呼吸面罩,在身上贴好电极,脚踩踏板,开始运动……屏幕上随即出现他的心电图、血压、心率、摄氧量、二氧化碳排出量等指标。康复团队经过全面评估后为他制定了运动、营养、呼吸放松训练计划。陈先生也认识到自己患病的根源:久坐,熬夜,不良的饮食习惯、无法排解的压力和负面情绪。

  沈成兴告诉记者,心血管疾病患者术后不能锻炼是一个误区,以运动为基础的心脏康复治疗是安全的、必要的,但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市六医院心脏康复团队结合每位患者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运动处方”。

  在心脏康复治疗室内,有一排“踏车和哑铃”,通过心肺运动试验评估能够实时监测运动者的心肺功能,让客观数据来判断每个人的运动风险,以及适合的运动形式、强度与运动量。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和老龄人群在开始运动前,都应进行心肺运动试验评估运动风险,避免过量运动带来的风险和损害。

  症状改善后,能停药吗?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显示,心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并发症多”的特点,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起病急、进展快,如果不能在120分钟黄金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致死致残率极高。

  “中青年一定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戒烟限酒,有规律地生活,适当运动,不要熬夜。”沈成兴建议,而对于老年患者,尤其是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要注意,特别寒冷的时候不要过早出去锻炼,并且要选择合适的锻炼方法。出门要注意防寒,另外近期天气干燥, 也建议早晨起来要多喝水

  此外,医生也建议高血压、高血糖等慢性病患者,要定期监测好自己的血糖血压,并根据医嘱适当调整药物剂量。还有一点误区需要指出,很多患者认为自己症状明显改善了就擅自停药,这是非常危险的。绝大多数心血管疾病需要终身用药治疗,例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衰等。在临床上,因擅自停药导致严重后果的例子非常多,心血管病患者应引以为戒。对患者来说,在医生指导下长期规范治疗,是维持病情稳定、减少不良事件的重要措施。

  <strong>打造便捷春运,让“流动的中国”更顺畅。</strong>春运见证着时代变迁,记录着社会发展的铿锵足迹,从“哐当哐当”的绿皮火车到时速飞快的高铁,从彻夜排队买票到手机即时购票,从人工验票到刷身份证、人脸识别检票……科技赋能春运,让出行体验更便捷、更美好。今年春运,面对可能出现的大幅增长客流,为确保人民群众有序出行,交通运输部门和相关运输企业已做好多方面准备,推出一系列新技术、新设备、新措施,让互联网和智能设备成为春运利器,在“硬核式”科技加持下,必将让出行之路更顺畅。

  尽管到春节还有10天,但是邱圩社区已经开启“过年模式”,氛围浓厚。数百栋二层小别墅贴上红窗花,门前都挂上红灯笼。在百姓大舞台广场,喜庆的音乐声中,社区16个村组的村民代表,身着新衣,围上红围巾,等待领取“分红年货大礼包”。舞台上,村民自编自演的跑旱船、打钱杆、扇子舞等节目更增添浓浓的年味。

  ——习近平2021年12月31日发表的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

  此外,总台还将与国家体育总局打造系列自主自办品牌赛事,包括2023年中国网球巡回赛、2023年中国手球超级联赛、2023-2024赛季中国飞盘联赛、2023-2024赛季中国冰壶联赛、《中国席位》系列赛事、中华龙舟大赛、马拉松系列赛事等。(完)

  2021年8月初,在湖州召开的乡村博物馆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上,大家围绕“乡村博物馆需要有多少件展品”“乡村博物馆面积应该多大”等问题商量许久。

  河北省衡水市则对符合政策生育第三个子女的产妇给予5000元分娩补贴。对在市域内登记备案的托育机构入托的符合政策生育的3岁以下婴幼儿,给予托育机构补贴,充抵托育费用,第一个婴幼儿每人每月300元,第二个500元,第三个800-1200元。

郭欣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