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收益保粮仓 中国副财长细算农业保险账

来源: 发展网
2024-06-02 20:21:51

  全国种粮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可在物化成本保险、完全成本保险或种植收入保险中自主自愿选择险种投保,但不得重复投保。3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中国财政部副部长廖岷算了一笔账:

  全国平均而言,物化成本保险、完全成本保险的保障水平分别约为每亩525元(人民币,下同)、1125元,种植收入保险的保障水平与完全成本保险大体相当。目前,全国保险费率平均水平为4.9%。保费由各级财政承担约80%、农民自交约20%。其中,投保物化成本和完全成本保险的农民每亩分别承担约5.1元、10.9元;农民每亩多交5元多钱的保费,遇到同样等级的灾害获得的赔偿将翻倍。

  廖岷举例说,去年8月,哈尔滨遭遇洪涝灾害,一家种植了900多亩玉米的合作社投保完全成本保险,几千元的保费换来了数十万元的赔付。去年河南遭遇“烂场雨”,成熟小麦霉变,农业保险赔付26亿元。

  中国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国家,2023年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1.58亿亩。吹风会上,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负责人王衍表示,农业保险为种粮农民提供了灾害风险兜底保障,遭受重大自然灾害可能颗粒无收,但不会血本 无归。农业保险可以帮忙农民恢复再生产。

  金融部门的数据支持上述观点。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财产保险监管司司长尹江鳌在同一场吹风会上介绍,去年农业保险赔付1124亿元,惠及5772万农户。今年1-4月,农业保险赔付294亿元,惠及农户813万农户。

  农业保险得到政府财政支持。中国财政部最早于2007年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累计拨付保费补贴超过3000亿元,年均增长22%,推动中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稳居全球前列。廖岷介绍,2024年,中央财政安排农业保险保费补贴预算562亿元,其中超过200亿元用于支持三大主粮保险发展。

  其四,中国已经意识到以美元为基础的石油交易的潜在风险,在美国不断加强国内立法实现扩大对国际经贸干预的背景下,中国尝试在大宗商品上寻求交易货币的转变,是中国对外部释放的一个重要信号。

  目前,苏州已有德资企业660余家,全市实际使用德资29.9亿美元,博世汽车、福伊特造纸、西门子电器等企业先后落户苏州,今年又有54个德国投资项目落地;苏州在德国投资93个项目,中方协议投资额11.83亿美元。苏州已有法资企业130余家,全市实际使用法资10.4亿美元,欧莱雅、阿科玛、梅里埃、液化空气、迪卡侬等企业先后落户苏州;目前苏州在法国投资17个项目,中方协议投资额近5000万美元。

  据羊城晚报,12月2日,广州市海珠区多位小区业主向记者表示,其所在小区开始以“楼层”为单位划定高风险区,即将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所在楼层划定为高风险区,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的防控措施。除高风险楼层或住户外,其他住户凭“绿码”正常出入小区。

  另外,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老年人也已适应了长时间的隔离生活,我现在所提倡的是过去方式的延续,对于老年人来说也相对好适应,主动隔离是一种更为人性化的处理方式。

  其二,在大宗贸易中,中国试图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突破,这有助于为其他石油出口国提供除美元外的结算方式,能够实现某种积极信号。

  此时的殷良平做生意还是小打小闹,目的是补贴家用。他一边经商,一边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工作,表面上勤奋好学,勤勤恳恳,给同事和组织留下了良好的印象。2012年,殷良平调任岷东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这次调任,让殷良平从中嗅到了商机。

陈彦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