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以色列的声音逐渐增多 巴以冲突加深德国社会裂痕

来源: 上观新闻
2024-06-25 05:06:36

  巴以冲突加深德国社会裂痕

  近日,德国总理朔尔茨批评了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推行的“定居点”政策,并呼吁巴以双方通过“两国方案”解决冲突。新一轮巴以冲突以来,德国政府一度明确支持以色列,同时压制国内支持巴勒斯坦的活动,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此次朔尔茨的态度转变,也折射出本轮巴以冲突对德国社会造成的深层次影响。

  批评以色列的声音逐渐增多

  此外,一些在德犹太人的人身安全也遭受威胁。10月18日,两名身份不明男子向柏林的一个犹太社区投掷燃烧弹,还有人试图袭击犹太教堂。根据德国联邦宪法保卫局的统计,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德国已发生了1800余起针对犹太人的犯罪事件。

  民众对政府有关本轮巴以冲突的立场和举措不满,是导致德国社会治安事件近期增加的直接原因。本轮巴以冲突10月7日爆发后,德国政府第一时间表达了对以色列的支持,并采取一系列相应措施,如暂停援助巴勒斯坦、向以色列提供军事援助、禁止哈马斯人员和亲巴勒斯坦组织在德国境内活动、多个城市宣布禁止支持巴勒斯坦的示威游行等。但最新民调显示,德国民众因以色列的过度军事行动和对加沙地区平民的袭击而感到愤怒。41%的受访民众认为以色列的军事行动是过分的,35%的受访者认为以色列的反应是适当的,57%的受访者表示以色列应对当前加沙地区平民的状况负责。

  德国政界有人将近期“反以示威”频发归咎于外来移民群体,并质疑德国政府正在推行的公民法改革。目前德国的公民法规定,外来移民在德国居住满5年后有资格申请德国国籍,而政府计划中的公民法改革将使这一时间缩短为3年。事实上,移民只是游行示威者中的一部分。目前,大约有2380万有移民背景的人生活在德国,其中阿拉伯裔和土耳其裔族群人数众多。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在德国出生,一些人在德国已经生活了几十年,尽管如此,对巴以问题和巴勒斯坦民众多年的遭遇,他们仍抱持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德国政府反犹问题专员菲利克斯·克莱因认为,“反犹主义”可能广泛存在于德国社会的各阶层,尤其是在阿拉伯裔和土耳其裔这两个群体中。

  德社会两派各执一词

  就在不久前,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罗伯特·哈贝克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呼吁德国政府对近期在德国多个城市爆发的反以示威游行采取“强硬政治回应”,在德国社会内部引发激烈讨论。德国犹太人中央委员会主席约瑟夫·舒斯特尔表示支持,认为哈贝克的讲话既明确了保护犹太人是德国的“国家理性”,也提到了巴勒斯坦人的合理关切。目前作为反对党和在野党的基民盟副主席卡琳·普里恩也表示,哈贝克的表态是强有力且必要的,目前政府中还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

  与之相对的是,近段时间以来,质疑哈贝克言论的声音也越来越多。一方面,有不少人认为,并非所有参与示威活动的人都是所谓“反犹主义者”,或者是哈马斯的支持者。很多人参与只是出于人道主义,对巴勒斯坦平民所遭受的苦难表示同情,并呼吁双方实现和平对话。另一方面,随着以色列的军事行动造成越来越多的平民伤亡,很多人认为德国已经为二战中的罪行付出了足够的代价,没有必要再因为历史的包袱无条件地为以色列“站台”。德国应从当前的现实出发,为真正解决巴以冲突作出应有的贡献。

  英国《卫报》近期刊文认为,德国与以色列保持立场一致越来越成为一种包袱:当以色列轰炸加沙地带造成平民死亡、当地基础设施被摧毁时,德国政界仍然认为批评以色列是不可接受的行为,这已成了一种自我束缚。甚至连一些以色列人自己也看不下去了,以色列《国土报》最近刊文表示,德国认为无条件支持以色列就是承担了自己对于历史的责任,但当以色列在加沙地区制造人道主义危机,让加沙地区两百万平民流离失所,而德国仍然支持以色列时,德国已经背叛了其历史责任。

  此间分析人士指出,对巴以冲突的不同反应折射出德国社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反对以色列游行示威引发治安事件增加只是表象,其背后是移民问题、族群问题等正在加深德国社会的裂痕。

  除夕是阖家团圆的时刻,然而,天宫与地面,很多人在岗位上迎来了新春的阳光。正如邓清明所说:“相信此刻有很多人正跟我们一样坚守在各自岗位,这也是一种幸福。新时代,新征程,有你有我也有他,有我们每一个人的梦想和奋斗、心血和汗水,这必将汇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磅礴力量。”

  <strong>约12万人搬进安置区</strong>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五号,他们一起见证历次发射任务的雨雪阴晴,一起分析发射场的风起云落,经历过发射前突遇极端天气的惊心动魄,分享着任务成功时的欣喜激动……夫妻俩已记不清这是一起在东风航天城过的第几个新年了,但对任务中的一个个细节却如数家珍。“我们是夫妻,也是并肩战斗的战友。”李兴东说。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腊月廿七,习近平总书记用视频连线方式看望各地干部群众,并与大家亲切交流。过去十年,每逢新春佳节,习近平总书记都会以各种方式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新春的美好祝福。从城市到乡村,从老人到孩子,从归乡的游子到驻守岗位的工作人员,无一不牵动着总书记的心。他们的年货备齐没有?还有什么困难?新年有什么打算?民生民情,民之所愿,他都非常关注。《焦点访谈》今天开始播出系列节目“总书记的牵挂”,去看看总书记曾经在春节前夕走访过的地方,看看他们的生活如今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在网易与暴雪“谈崩”两个月后,1月23日, 中国暴雪玩家迎来了自己在国区服务器上的“最后一天”。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

郦哲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