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应对气候环境领域挑战

来源: 金台资讯
2024-06-10 21:11:43

  携手 应对气候环境领域挑战(生态论苑)

  减缓气候变化与适应气候变化协同推进,才能最大限度减轻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确保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在推进减缓工作的同时,应更加重视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科学、精准,推进相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地球是我们的共同家园。我们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应对气候环境领域挑战,守护好这颗蓝色星球。”“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负责任大国应尽的国际义务,这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正在加速演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频发、强发、广发特征,严重影响全球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世界气象组织日前指出,2023年10月是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0月。同时,由于厄尔尼诺现象将至少持续至明年4月,大大增加了出现破纪录高温的可能性。

  应对气候变化,需坚持减缓与适应并重。一方面,通过能源、工业等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调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速率,比如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植树造林增加地球碳汇等。减缓行动是遏制气候变化的根本措施,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通过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风险识别与管理,采取切实有效的调整适应行动,降低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和风险,比如建立完善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对气候灾害风险的管理等。当气候变化已经发生或预期灾害风险较大时,适应行动不可或缺,能直接有效地保护人类社会、自然生态系统安全。减缓气候变化与适应气候变化协同推进,才能最大限度减轻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确保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应对气候变化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定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工作都取得显著成效。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构建完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推动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调整,采取节能提高能效、建立完善市场机制、增加森林碳汇等一系列有力措施。从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到开展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从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空—天—地”一体化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到通过基础设施、重大工程提升自然生态系统适应能力,我国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持续增强。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仍将持续。我国气候类型复杂,气候风险交织,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紧迫性不断凸显。在推进减缓工作的同时,应更加重视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科学、精准,推进相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方面,加强对气候变化风险的监测、评估;另一方面,科学、系统提升农业、水资源等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探索符合各地实际的城市适应气候变化建设管理模式,强化城市气候韧性。

  数字经济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湖南积极抢占数字经济发展新赛道,建成网络性能最优、监测功能最全的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改造升级长沙国家超算中心,算力跃升全国第三,全省数字经济总量突破1.5万亿元。“两芯一生态”进入国家重点布局,全省主要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设备超480万台套,为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据调查统计显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野生经济真菌和植物近1200种,林下产出的粮、果、菜、药、水等长期以来就是企业转型发展、职工增收致富的重要物质基础。

  同时,广西深入推进药食同源通关便利化改革,实现部分食品用药食同源免药品进口通关单,并将进口品种扩充至14种,北海铁山港区成功获批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十年前,这里还是一条出门两脚泥、特产运不出的烂泥沟,群众吃水困难。2012年,全村贫困发生率57%,人均可支配收入1400多元。

  为发挥邻里互助的作用,让老百姓尽快获得帮助,嘉兴市南湖区公安分局只用了两天就上线了“共享药箱”“帮助信息”功能,并将其嫁接到“嘉兴畅行码”小程序。

  然而,王柏和还没来得及大展拳脚,就碰到“钉子”。由于当地市场需求有限,合作社要么不要鲜叶,要么暂停收购,王柏和的茶青销售一直不稳定。“茶青不好卖,就自己炒茶,加工成品销售。”摊晾、杀青、揉捻、晾晒……王柏和研究起大叶茶制茶工艺。凭着一双巧手反复琢磨,他家的小院很快飘出茶香。他把包装好的手工茶拿到市场销售,由于技术好、价格优,很快供不应求。2017年,王柏和成立了自己的手工茶坊。

陈宥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