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博物馆藏北朝隋唐文物亮相广西

来源: 宣讲家
2024-06-02 16:28:32

  中新网太原2月1日电 (记者 胡健)记者2月1日从山西省太原市文物局获悉,“霸府名都——太原市博物馆藏北朝隋唐文物展”当日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开幕,展出晋阳古城遗址出土建筑构件、娄睿墓出土陶俑、韩祖念墓出土鎏金铜器、天龙山石窟造像(3D打印)等157件文物,展现着文物背后的太原文脉。

  此次展览由太原市文物局主办,太原市博物馆与广西民族博物馆联合举办,展览分为“巍巍雄镇”“惊世古冢”“锦绣名都”三个单元,依托娄睿墓、徐显秀墓、韩祖念墓、虞弘墓等重大考古发现,展示文物背后蕴含的地方历史文化。

  晋阳墓葬区遗址主要分布于古晋阳城两侧的西山山前坡和东山山麓的缓冲地带,在这些区域,出土了大量北朝时期皇族贵胄、达官氏族的纪年墓葬,对中国北朝考古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这批墓主大多为北齐军功勋贵、地位显赫,是北齐政权的核心人物。这些墓葬的发现反映了晋阳城作为北齐军 事重镇、霸府别都的重要地位。

  太原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伟表示,愿以展览为媒,搭建起太原、广西两地文化交流、民心相通的“连心桥”,愿今后两地文物部门在文物保护利用、博物馆建设、文物景区打造等文物各领域深入交流、加强合作,推出更多彰显两地文化基因、传承中华历史文脉的文化盛宴,让民众沉浸式感受文物魅力。

  此外,太原市博物馆副馆长苏玲玲于广西民族博物馆作《话说北朝晋阳》主题讲座,太原市博物馆公众服务部工作人员周紫萱带来了富有趣味的展览相关社教课程。通过课程,孩子们既可以了解北齐时期陶俑的发展历史及时代面貌和吹塑纸版画的制作过程,也可以锻炼动手能力、创作能力以及对于创作材料多元化的认知,培养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2月5日电 (记者 刘立琨)转眼间,又是一年元宵节,“四海同春”2023全球华侨华人新春云联欢也如约而至!

  “纪检监察机关要牢固树立法治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认真审核把关,综合考虑被审查调查人的投案时机、问题性质、供述内容及稳定性等因素,分析判断其真实目的,既要发挥治病救人的导向作用,又要防止通过假投案蒙混过关、逃避惩罚。”云南省纪委监委第二监督检查室四级调研员徐力表示。

  “抢人”的一幕同样发生在线上直播间里。

  “这大黄米膳食纤维含量高,好消化,比较健康,黏糊的口感也好,适合我们老年人。”陈女士拿了黑芝麻、花生馅儿的各一包,放进了购物车里。

  现在身在泰国的小龙,是一名旅行爱好者,三年未出国旅行的他在政策的优化升级后,做下了一程游历30个国家的复杂计划,他希望以此来弥补许久未出国游玩的遗憾。他发现,近期外出机票的价格普遍较高,所以选择多次中转降低游玩成本,自己还是迫不及待想出去看看。而再次回到多年前所游玩的场景时,他比以往多了些不同的感触。

  北京时间2月5日15:00,“四海同春”2023全球华侨华人新春云联欢将正式面向全球播出。明星大咖、海外华侨华人将共同献上精彩节目。你最期待谁?

杨豪柔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