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经济】工业利润增速回升提振信心

来源: 人民资讯
2024-05-31 18:06:39

  利润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持续创新和扩大投资的重要前提。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月度增速转正,有助于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也为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提供了有力支撑。

  工业经济领域又一积极信号出现。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4%,较3月份的同比下降3.5%大幅提升7.5个百分点。利润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持续创新和扩大投资的重要前提。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月度增速转正,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也为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3年以来,规上工业企业利润修复走出了一条上升曲线。2023年三季度,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在连续5个季度同比下降后,首次由降转增,目前已实现连续3个季度增长。今年1月 份至2月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由去年全年下降2.3%转为正增长。在季度利润、累计利润先后转正、稳步回升的基础上,4月份当月利润明显改善,表明工业企业总体经营形势进一步好转,展现出我国工业经济的韧性。

  从工业企业利润数据还能看到,随着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深入推进,新质生产力对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越发明显。电子、汽车、船舶等装备制造业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对工业利润增长发挥着“压舱石”作用。4月份,装备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连续14个月保持在30%以上。1月份至4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6.3%,增速高于全部规上工业12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4.7个百分点,是贡献最大的行业板块。

  尽管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回升,但企业成本压力仍然不小。1月份至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5.34元,同比增加0.14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8.42元,同比减少0.02元。4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也显示,原料端价格增速明显高于产品端价格,反映出原材料成本高的制造业企业比重为46%,较上月上升4.2个百分点。

  企业的痛点就是政策的发力点。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印发通知,要求做好2024年降成本重点工作,从提高税费优惠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持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缓解企业人工成本压力、降低企业用地原材料成本等多个方面作出具体部署。对于困扰企业的应收账款拖欠问题,4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既要高质量推进清欠专项行动、解决当前的清欠存量,又要下功夫健全长效机制,坚决遏制“边清边欠”“清了又欠”。

  工业稳则经济稳。当前工业经济回升向好的积极因素持续积累,但国内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给外需带来较大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工业企业效益恢复基础还需加强巩固。要扩需求,有力推进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建设等重大部署的落细落实,促进需求加快释放。要添“新”意,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增强工业发展动力;还要降成本,持续推进为企业减负工作,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大连2月13日电 (记者 杨毅)大连海关13日发布消息称,大连海关近日查获一起以伪报、伪造等方式涉嫌走私进口燃料油67.42万吨,案值27亿元,抓获犯罪嫌疑人16名。

  春节过后首个工作日,全国各地多个项目集中开工,河南省3325个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投产,总投资超过3.1万亿元;广州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总投资2467亿元的150个项目集中开工、签约;在苏州吴江,64个新开工重大项目涵盖数字经济、总部经济、新能源等前沿产业,总投资超422亿元。这些项目集中开工将拉动钢材市场需求。

  十堰丹江口市茅腊坪村村民王金学:“乡亲们一看这屋里这个劲,过年都不来要债。”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合肥2月12日电 (储玮玮 张俊)“量子计算机可为人工智能行业提供更强的算力工具,让未来机器算得更快,变得更‘聪明’。”谈及近日火爆全球的ChatGPT,中国计算机学会(CCF)量子计算专业组副主任、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源量子”)总经理张辉博士如是说。

  这些商家玩的究竟是什么“套路”?《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下载淘省省APP,发现首页显示有不同种类商品,虽然有“立即购物”选项,但只是虚拟按钮,根本无法下单。页面尽管有“在线客服”这一选项,但点击转人工客服,页面会显示“正在为您转接,请稍后”。记者多次尝试,始终没有客服回应,对话框也被锁定,无法输入文字信息。在自动回复的“自助退款”页面,显示“退款24小时内原路退回到支付账户中”。然而,记者多次提交退款信息,也没有任何回应。

  《华尔街日报》12日报道称,大众汽车公司的高管在1月底2月初访问了中国,梅赛德斯-奔驰公司的管理层人员也在近日有访问中国的计划,苹果、辉瑞的CEO也计划在下月访华。《华尔街日报》称,对于一些高管来说,实地考察当地业务并与经理会面是优先事项,而更多人则喜欢会见当地的业务合作伙伴和政府官员。报道还说,预计未来几个月将有数十名高管参加在中国举行的各种商业会议。

张琇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